以下是含有换关节的搜寻结果,共12笔
膝盖退化性关节炎,更换人工膝关节并非一劳永逸!国内外统计,手术后仍有1至2成病人对结果不甚满意。台中慈济医院关节中心医师赵子镕分享人工膝关节置换失败案例,提醒大眾术前评估与精准手术规划才是成功关键。
顾先生20年前被医师宣布膝盖退化,他长年深受膝盖疼痛所苦,姿势一动就痛,甚至痛到无法行走,2月求诊高雄秀传医院骨科,医师林书樊用「ROSA机械手臂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顾先生开刀隔天即可下床,3天后出院,1周后可骑自行车;顾先生为高秀使用ROSA成功手术的首例,他感谢医疗团队让他重拾退休后「膝」哈人生。
全台逾350万人膝关节退化,70岁以上盛行率高达7成。医师指出,老化、肥胖、运动伤害都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若出现「久坐起身感到酸痛、膝盖疼痛、发出喀喀声」3大警讯,就可能已严重退化,应特别留意,尽早接受復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卫福部统计,台湾退化性关节炎患者超过350万人,不过做对训练,可能有机会逆转,体适能教练徐栋英指出,曾有人在排队等换关节,结果在半年的等待期间里,认真做单脚跪等復健动作,之后膝痛好转,暂时不用开刀。
新闻提要■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接受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平均年龄正在下滑。
全球约有1.3亿人受退化性关节炎所苦,台湾保守估计有350万人,虽有7成5的患者不希望置换关节,却仍有3~4万人走上换关节之路。专家指出主流对退化性关节炎的看法是无法阻止退化,软骨也无法再生,但这都是错误的。大林慈济医院关节中心与讯联合作收案81名患者,接受关节镜软骨再生促进手术(ACRFP)与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在追踪一年的20人中,高达87.5%的人逆转了自然病程,验证了「软骨可以再生」的观念。
基米(4195)宣布将携手子公司莱斯特与合作伙伴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扩大参展 「2024 BIO Asia-Taiwan亚洲生技大展」,摊位规划将是生技展以来最具规模展出,不仅包含科研服务、临床诊断到委托开发与制造(CDMO)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更首次揭露集团新药开发布局。
卫生福利部苗栗医院顾问医师施国正擅长微创膝关节手术,操刀技术炉火纯青,平均45分钟可完成1例,不仅在国内医界受到高度肯定,获医疗同仁推崇有「骨科圣手」、「快、狠、准一哥」等封号,声名远播还吸引2名菲律宾医师,跨海来台至卫福部苗栗医院取经学习。
基米(4195)董事会通过子公司莱斯特现增案,拟发行新股2700万股,每股10元,将募集2.7亿元。而为引进策略性投资人,董事会也决议部分放弃认购。预计莱斯特在完成增资后,资本额将由原先3,000万元,一举扩增至3亿元,基米对其持股比将由原先的100%,将下降至30%内,仍具控制权。
基因定序厂基米(4195)17日董事会通过子公司莱斯特生医现金增资案,拟发行新股2,700万股,每股10元,将募集2.7亿元,并拟引进策略性投资人,加速新药开发。
膝关节退化是中老年人常见困扰,根据统计,全台约有350万人饱受行动力退化和疼痛之苦。医师提醒,「休息就会好」的观念已经过时,应积极採取行动,在适度的疼痛控制下,透过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减少关节负担。
2023年步入尾声之际,生技股挟着第四季的旺季效应、前三季财报亮丽和药证等三大题材,再度吸引资金进驻,重掌多头大旗,包括保瑞、美时、丽丰-KY、长圣、生达、科妍、合一、联合、杏辉等生技公司,有机会抢先攻一波红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