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片战争的搜寻结果,共95笔
近期大陆再度紧缩稀土对外出口,限制范围扩至晶片制造业。根据美媒报导,大陆官方效法拜登政府对华为的大规模出口禁令,也扩大稀土出口核准制,但中美关键在于两国谁先突围绕过彼此的禁令。但也有多位专家认为,大陆掌握稀土原料,将供应链武器化的能力可能比美国还高。
台积电董事长亦是该公司创办人的张忠谋,在一次对谈会中说,政府投资台积电是「心不甘、情不愿」。我看到这项报导后,非常震惊,与我所了解的完全不同。于是我写了一篇〈政府不甘投资台积电?我质疑〉短文。
2025年9月13日,中国大陆商务部发布两条重磅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这项决定是针对美国政府近年来在晶片领域对中国大陆实施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的强硬回应,显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科技战进一步升级。
半导体业正进行着一场价值数兆美元的豪赌,真正赢家,不是追逐风口的人,而是拥有持久「护城河」的企业。今年,全球Al晶片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千亿美元,这场由ChatGPT引爆的科技竞赛,底层是一场关于算力、生态与战略眼光的终极博弈。
美国政府29日公告,将撤销对韩国晶片制造商三星、SK海力士的「经认证终端用户」(VEU)授权,此举使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晶圆厂,未来若要取得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须逐一申请许可证。市场分析,此举将对韩国半导体巨头在中国的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公告则未提到台积电。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同意晶片大厂辉达向联邦政府缴纳对中国销售额的15%作为代价,换取出口H20人工智慧晶片的许可,直接干预经济的举动被美媒封为全球晶片产业的「总司令」。
台积电2奈米制程技术外泄案震撼台湾社会,更让人意外的是泄密对象并非大陆,而是与台湾一向关系友好的日本。根据《中央日报》报导,事件发生后,台日之间原本紧密的合作气氛也出现微妙转变,凸显出晶片战争日益升温。
美国总统川普多次呛声台湾「偷走」美国的晶片产业,台积电只得再加码1000亿美元(约3.3兆元新台币)投资美国,但美媒《The Diplomat》撰文分析,川普自认为在对台晶片战争中取得「胜利」,但真相是尖端晶片的「圣杯」仍将留在台湾。
面对司法机构对现有关税政策的反击,白宫可能被迫重新校准贸易策略。不过,美国政府也在考虑改以「国安为由」,依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Section 232)对半导体徵税,此举较不易遭法院限制。不过《晶片战争》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认为,若川普政府採取此策略,代价恐十分高昂,他建议不如透过产业协议运用关税威胁作为谈判筹码,换取各国对美国投资的具体承诺。
中美科技战波及第三国。美国政府近日试图全面封杀华为升腾(Ascend)晶片,却惹怒了中国,除痛批华府外,还警告任何组织和个人若协助美方,将涉嫌违反「反外国制裁法」。马来西亚19日宣布启动国家级人工智慧(AI)基础设施战略项目,将採用升腾晶片和DeepSeek大模型作为支援,不料却踩到中美两强的红线,仅过了一天就撤回相关言论。
美国参议院成功推进《GENIUS》法案,给比特币延续近来的强劲升势再添火力,在美东时间20日隔夜(亚洲时间21日清晨)比特币价格涨破10.7万美元大关,目前又涨破了10.8万美元,朝重返歷史高点又跨进一步。
英特尔于美西时间29日,举行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2025,宣布重大代工战略更新。新任执行长陈立武(Lip-Bu Tan)揭晓下一代制程技术路线图,包括进入早期测试阶段的14A制程,以及两项18A制程衍生版本「18A-P」与「18A-PT」,目标巩固半导体制程领导地位并重塑代工业务动能。
川普政府试图通过阻止美企向中国出口晶片以遏制中国在人工智慧领域进步,但是外媒引述独立专家和分析人士称,此举会让美国付出惨重代价,一旦中国加倍努力开发自己的尖端AI晶片,就会开始销往世界各地,一旦供应链出现变化,要再夺回市场将非常困难。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早在2021年坦言,美国多年忽视晶片制造,让中国大陆与亚洲地区领先。如今,晶片仍是美中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川普透过关税政策试图重振美国晶片产业,带回就业与经济活力,但美国长期面临技术人才短缺与品质问题,恐怕很难重新打造一个花费数十年才建立、制造过程高度复杂又精细的晶片生态系。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批评美国政策,让台湾将晶片和电子产品制造「整碗端走」,要将晶片制造业从台湾移回美国,并质疑为何不能利用机器人在美国生产。
美国总统川普16日受访再度提到台积电赴美投资重大里程碑,谈及投资规模时,主动「加码」至2,000亿美元(约新台币6.6兆元),引发市场震撼。该规模不但是台积电去年底现金部位2.12兆元的3.11倍,亦与先前台积电有意增加投资至1,650亿美元再增加2成。
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台积电(2330)将加码投资美国1000亿美元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对此,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日前出席总统府记者会,明确定调,投资是为了客户需求,因为美国客户需求非常大,现有产能不够。
台积电宣布对美国扩大投资,引发全球关注,在台湾也引发正反不同意见,尤其许多人忧心核心技术外流、台积电变美积电,台湾优势被美国掏空。对此,台积电元老级员工、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董事、也是公司前副总经理陈健邦昨(11日)罕见受访发声,直言台积电赴美是命运与时机交会,攸关台积电及台湾半导体生存关键,因此需要全社会的祝福,大家团结、再创奇蹟。
「现在在亚利桑那州,跑到街边一看,很多都是我们台湾的台商。」自从跟着台积电到美国设厂,台湾新东向全球产学研联盟协进会理事长、帆宣(6196)董事长高新明表示,「赴美」已成台湾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不只亚利桑那州,还有德州、纽约等,除了新IC厂,也有非IC产业前往投资,甚至连房地产、餐饮等商业聚落,也正慢慢成形。
台积电加码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折合约3.3兆元新台币),计画兴建6座晶圆厂,引发外界关注,《晶片战争》作者米勒 (Chris Miller)在 《金融时报》撰文分析台积电的盘算,可能想藉此避开川普政府的高关税威胁,以及不必要的反垄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