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价的搜寻结果,共75笔
日前网上有人披露台湾拜耳公司将停止从外国进口阿斯匹灵肠溶膜衣锭100毫克、醣禄锭50毫克、醣禄锭100毫克等药物,并进行供货数量控管,引发关注。对此,卫福部健保署给出回应,有给付同成分学名药,未来也会全力稳固药品供应链,稳定临床所需,确保民眾用药权益。
生达(1720)受去年基期偏高影响,前三季营收52.37亿元,仅微幅年增2.35%,但受惠四个自研的三高品项有望如期上市,随着第四季传统旺季来临,法人预期下半年营运会优于上半年。随新品明年销量放大,法人看好生达2026年营收、获利将同步成长。
今年至9月底,多达47项药品退出台湾市场。卫福部长石崇良13日强调「退出不等于缺药」,46项都有替代用药,另有1项已徵得专案进口厂商。不过医药界纷纷呼吁卫福部推动「差额负担」,增加原厂药留在市场上的机会,石崇良认为,需要更仔细的讨论。
多款原厂药陆续退出台湾,医师和药师纷纷建议,卫福部应推动「差额负担」(自付差额),增加原厂药留在市场上的机会。卫福部长石崇良表示,这有很多思考空间,需考量学名药厂的态度,避免反而打压本土药厂,以及民眾观感是否不佳,需要更仔细的讨论。
今年至少已有7种原厂药宣布将退出台湾市场,且集中于三高用药。药师指出,包括高血脂用药美百乐(Mevalotin)、高血压用药安普诺维(Aprovel)、气舒痰液、百忧解锭等都在退场之列,其中几款需求量大,恐造成慢性病人被迫换药,甚至面临缺药,呼吁卫福部建立预警与应变机制。食药署指出,退出药物都有可替代药品,目前也送出《药事法》修正案,未来所有药品退场,都必须提前半年通报,以利主管机关因应。
总统府今(4)日召开「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第5次委员会议」,由卫福部长石崇良报告上次会议列管事项办理情形。针对「持续推动自行车道的布建计画」,石崇良表示,该计画主要由交通部主办,预计每年持续增加55公里自行车骑乘空间供国人使用,以环岛或多元路线作为主干,分年建置串联台湾的自行车网络。
美国总统川普预告对药品课徵高额关税,立委忧心国内药品价格受影响,衝击民眾用药权益。立委林月琴认为,卫福部应额外争取50到100亿元成立药品韧性基金,并鼓励公立医院优先採购国产学名药。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认同,「我想这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美国总统川普预告,将对药品课徵高额关税,最高可能达250%,立委刘建国忧心,药品价格恐受到波动,尤其癌症、罕病、重症患者可能加重负担,卫福部应主动监控相关自费药品的价格波动,紧密追踪国内药品价格是否受国际因素提高,避免造成恐慌加价。
2025年上半年台股呈现急速涨跌的大区间走势,第一季高檔震盪,一度挑战24,000,总体经济及企业获利反应优于预期。惟因整体评价偏高,涨势后继乏力。又因川普祭出对等关税衝击全球市场,使台股重挫下探17,300点。然随关税政策趋缓,美、中谈判获得共识,激励台股大幅反弹,重新站回22,000点,对等关税前的指数区间下缘,再度回到原点。
台康生技(6589)19日表示,授权伙伴Sandoz已向美国FDA递交生物相似药EG12014(Trastuzumab Biosimilar)150毫克冻晶注射剂药证申覆审查。
质子治疗被喻为打击癌症的「深水炸弹」,对小儿病患来说,传统治疗可能伤及骨骼、神经系统,质子治疗则是他们的利器。放射肿瘤学会15日至卫福部争取将质子治疗纳入健保,造福小儿癌友。健保署长石崇良说,将请医学会提案,最快9月送入共拟会议讨论。
用于A型急性主动脉剥离术、主动脉根部手术等急性心血管手术的止血凝胶,今(15)于共拟会议取得核价共识。健保署公布,除5月1日已收载的4mL凝胶外,其余2mL、5mL将分别给付1.8万、3.2万点,比前次所定的核价高,6月1日上路,预计一年增加3080万点健保支出,造福1400名重症患者。
美国总统川普12日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处方药价格下调59%,引进「最惠国」定价模式,降低处方药成本。药界担心,厂商在药价协商过程中,可能因担心获利下降而减产、停产,健保核价低的台湾恐受影响。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分析,台湾恐面临三重风险,健保制度须强化缓衝能力。
美国总统川普12日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处方药价格下调59%,引进「最惠国」定价模式,降低处方药成本。药界担心,厂商在药价协商过程中,可能因担心获利下降而减产、停产,健保核价低的台湾恐受影响。卫福部长邱泰源今日回应,台湾药品、医材有良好机制和韧性,足够因应国际变化,「请国人放心」。
美国总统川普12日签署行政命令,引进「最惠国」定价模式,降低美国处方药成本,药品价格将立即下降30%至80%。药师团体担心,厂商在药价协商过程中,因担心获利下降而减产甚至停产,第一个倒楣的就是「健保核价低」的台湾。医师苏一峰就感嘆,美国药厂过去卖给台湾是美国3成的「特低价」,未来美国药厂恐撤出台湾。
用于主动脉剥离、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自费特材泰尔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胶,近期遭医师爆料因健保核价太低,将退出台湾市场,遭健保署澄清。健保拟以1万1831点给付2mL规格的产品,但厂商要求拉高至趋近于4mL规格的2万3662点。据了解,该爆料医师任职的慈济医院,除泰尔茂外,还使用百特、埃默高的凝胶,唯独对泰尔茂抱不平,启人疑窦。健保署长石崇良今强调,要为大家的权益把关,兼顾民眾的权益、合理的利润、财务的永续。
台北慈济医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昨(29日)发文透露,用于主动脉剥离、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泰尔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胶,2022年才上市,5月就将停止供应,原因是健保价格太低,「被健保赐死」 。健保署澄清,这项医材原为自费,今年编列预算希望纳入健保,其中4C.C.的核价没问题,但厂商对2C.C.规格的产品价格有意见。针对2C.C.规格的产品,健保支付点数为1万1831元,优于日本5586元、韩国1504元、澳洲6741元。
健保药价改革讨论多时,各界疾呼强化国内药品供应链。卫福部去年预告修正相关法案,终于在今年4月26日公告,预计明年上路,重点包括鼓励在台制造学名药等。对此药界表示肯定,认为这是以行动加强国内药品供应韧性。
健保药价改革讨论多时,台湾药品高度依赖进口,为避免国际局势动盪而缺药,各界疾呼强化国内药品供应链。卫福部4月26日公告,修法将于明年1月1日上路,重点包括鼓励在台制造学名药、提高新药可近性。对此药界给予肯定,是以行动加强国内药品韧性,确保合理药价。
美国总统川普对等关税政策,虽然暂缓90天,但仍不可轻忽,尤其药品及晶片将是下一波对象。目前美国原料药大多来自印度及中国,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生产药品价格势必调涨,这也影响到美国药品进到台湾的价格。卫福部应及早有所准备因应,不能只依赖健保调高药品支付,应在政院880亿协助方案中,也将药品产业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