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沉默器官的搜寻结果,共12笔
肝臟是人体的沉默器官,国人如今吃得好,脂肪肝的盛行率也提高。BMI介于25~30之间者,高达半数都有脂肪肝,而BMI超过30的肥胖者,则8成都有脂肪肝。专家提醒,罹患脂肪肝14年,约有1成患者会肝硬化,而肝硬化后10年内,将有2~3成因肝臟疾病相关原因死亡。
根据健保署统计,台湾约有10%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且台湾每百万人中有超过3400人正接受洗肾治疗,是全球洗肾率最高的国家,台中荣总嘉义分院肾臟内科医师胡译安特别提醒,针对肾臟病患者的营养管理,肾臟病前期与洗肾时期大不相同,前期需控制蛋白质摄取,减少肾臟负担,一旦进入洗肾洗透析阶段,反而需补充高品质蛋白质。
肝臟是沉默器官,一旦出现症状,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肝癌高居国内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8成的肝癌发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我国今年提前达到消灭C肝目标,下一步就会针对B肝着手,国健署长吴昭军12日带来好消息,拟7月起放宽B、C肝筛检年龄,40岁以上都能筛,新增受惠人数逾百万人,盼找出潜在患者、及早治疗。
肝臟是沉默器官,一旦出现症状,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肝癌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8成的肝癌发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我国今年提前达到消灭C肝目标,下一步就会针对B肝着手,国健署长吴昭军今透露,7月起将放宽B、C肝筛检年龄,40岁以上都能受惠。
肝臟是沉默器官,因无神经,出问题时也不会感觉到痛。长期酗酒者,约9成都有脂肪肝问题,整个肝臟细胞堆积满满的油脂。专家提醒勿轻忽脂肪肝炎,肝臟发炎可轻可重,若长期不断、反覆性地发炎,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订定「世界肝炎日」,新北市动保处提醒饲主,要特别注意毛宝贝肝功能。约3岁大的流浪犬「麻糬」近日因精神沉郁及食欲不振而昏迷,民眾送至动保处毛宝贝医疗中心医疗,兽医师吴明蓁抽血检查确认是急性肝炎引起,治疗近1个月,已可以自行饮食,预计至少再治疗1个月,待肝指数正常后开放认养。
肝臟在体内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因不具有痛觉神经,以致大多肝病早期通常不会出现症状,所以又有「沉默器官」称号。对此,营养师李婉萍表示,想要保持肝臟健康,日常应避开高脂与高糖食品、高钠食物、酒精,以及来路不明的草药或补品;另外,她还提到,根据研究文献指出,葡萄柚、莓果、洋甘菊、番茄、咖啡,在保肝功效上,能发挥正面影响,不妨纳入平时菜单之中。
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会要人命的急症,都是缘于血管不健康,营养师彭逸珊表示,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不佳,都会直接影响到血管健康,提出「血管保养术」6原则,包括少调味料、避免肥胖、规律运动、固定量血压、善用辛香料与健检,从生活中来保健。
谈及伤肝坏习惯,很多人都会想到熬夜晚睡,然而,减重专科医师魏士航指出,长期慢性压力、摄取过量碳水化物,对于肝臟的危害更大。他表示,肝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因为痛觉神经分布较少、发炎时一样能正常运作,所以初期的脂肪肝几乎没有症状,一旦形成肝纤维化,就恐演变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不可不慎。
台湾洗肾盛行率冠居全球,根据健保署2022年统计,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臟疾病的健保支出高达587亿,是值得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对此,医师表示,肾臟为沉默器官,平时不太会表现出症状,等到检查出有问题时,往往肾功能已大受影响。想掌握肾臟健康,他提到,可熟记5字诀「高、贫、泡、水、倦」,若有这5大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其中「高」指的是高血压,有高血压就代表肾臟功能可能也不好。
一名69岁男性,近3周出现乾咳不止的情况,且还合併轻微发烧和喘鸣声,于是挂急诊治疗。收治的急诊医师在排除了心臟问题和肺炎感染后,初步怀疑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或慢性阻塞性肺炎所致,开立相应药物后就让其出院。然而,后续该男子症状仍未好转,并再度入院治疗,由于主诉还有腹胀和便秘,便进一步安排腹部电脑断层检查,结果在肝臟发现肿瘤,最终确认为肝癌。
民以食为天,如何守护消化器官是每个人必备的重要知识。《中国时报》2日与新光医院合办「旺旺中时生活讲堂」,邀请胃肠肝胆科医师张丽文、廖俊尧、赖冠宏,分别主讲「肝炎和脂肪肝保健」、「胃食道逆流」 和「粪便潜血-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