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消炎止痛药的搜寻结果,共68笔
24岁小美近半年来常感到疲倦、专注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难以入眠,还合併不寧腿症状,求诊后才发现元凶是「缺铁」,且血红素检查数值正常,属于「非贫血性缺铁」,长期被忽略。专家指出,缺铁不只会贫血,还会影响情绪与专注力,很多人第一时间以为是压力、焦虑或身心疾病,但有时可能是营养失衡导致。
「吃止痛药会产生抗药性吗?」、「刚开始痛就该马上吃药吗?」不少人习惯身体一有疼痛,就马上吞服止痛药,但止痛药吃多了,虽然没有抗药性,但却有可能出现「耐药性」,食药署提醒,生理痛、偏头痛等特定情况,止痛尽早吃比较有效,但如果是轻微疼痛,可以先观察一下。
40多岁男性夜里突然大脚趾红肿剧痛、无法行走,起初以为只是扭伤,但因疼痛加剧,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医后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新竹台大分院内科部风湿免疫科医师王恭宇提醒,痛风不只是「关节痛」,高尿酸更与心臟病、肾臟病相关,必须积极控制。经药物治疗后,该名病人症状已逐步改善。
马太鞍溪堰塞湖溃流引发洪水,夹带泥沙冲入花莲光復乡市区,造成大面积淹水与严重土石流灾情,许多民眾家园与财产受损,生活陷入困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民间企业与社团挺身而出,捐赠物资、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全台逾350万人膝关节退化,70岁以上盛行率高达7成。医师指出,老化、肥胖、运动伤害都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若出现「久坐起身感到酸痛、膝盖疼痛、发出喀喀声」3大警讯,就可能已严重退化,应特别留意,尽早接受復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无论是消炎药或止痛药都不能乱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泰国一间诊所「KimhanMedical Clinic」收治一名老妇,她日前胃痛就医被诊断出胃炎,医师开药后她过量服用,过了3天竟吐了近1公升鲜血,还拿塑胶袋装,再紧急就医。该诊所医师在官方脸书晒出惊悚画面,呼吁病患应遵循医嘱,勿乱用药。
任何药物都应遵照医师指示使用,药师洪正宪分享,一名老太太因长期大量涂抹止痛药膏,每天涂2次、6周用掉3条,竟导致肾功能恶化到必须洗肾,所幸停药后症状明显改善,他提醒民眾,外用药也可能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年长者与肾功能不佳者更应格外留意。
1名年约40岁上班族长期久坐办公室,半年来饱受臀部深层疼痛困扰,且疼痛有向下延伸情况。初期以为是久坐导致肌肉紧绷,寻求热敷、电疗、拉腰等一般復健治疗,以及整脊及按摩协助,但症状始终未获明显改善,甚至后来坐、躺皆感不适,夜间经常因疼痛惊醒,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CNN报导台湾远洋渔船上的外籍移工遭虐待的情形,农业部渔业署表示,对于任何形式的劳动剥削均抱持零容忍态度,船员受伤返港后有无不当解除,渔业署将再连同医疗保险事宜详加调查,协助受伤船员争取合理权益;至于身故船员,将由仲介协助申请身故保险理赔事宜。强调除积极处理外,更研拟相关机制防止类似案件再度发生。
针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昨日晚间报导「台湾远洋渔业移工回报虐待、受伤及死亡」一文,农业部渔业署就报导内容进行说明,并重申台湾在保障远洋外籍船员人权方面的坚定承诺与制度性作为。
竟天(6917)受惠治疗膝盖骨关节炎局部疼痛新药APC201澳洲一/二a期临床试验,取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主要及次要疗效指标皆正向,董事长王蔼君表示,目前除积极研拟全球多中心二b/三期临床试验规划外,也启动相关授权洽谈,加速商化进程。
竟天(6917)代子公司公告,治疗膝盖骨关节炎局部疼痛新药APC201澳洲一/二a期临床试验,取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主要及次要疗效指标皆正向,显示整体药物安全性与耐受度良好,且初步证实有改善受试者疼痛分数之趋势。
台湾被称作洗肾王国,洗肾人口已近10万人。林口长庚医院研究指出,比起血液透析,65岁以上长者接受「腹膜透析」,併发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风险双降,累积存活率也较高。健保署自2023年起补助居家腹膜透析,今年5月更加码补助相关费用,让肾友在家也能安心洗肾。
经痛是许多女性在生理期间常见的不适,有些严重的经痛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食药署说明,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续发性,而坊间常见两大类止痛药,各有其适合的使用方法。
不少人到日本会购买「止痛神药」回台,但其所含的成分布洛芬却相当伤胃。医师萧敦仁指出,一名35岁女性靠此款药止经痛,接连吃了4、5颗后开始胃痛,就医后发现胃破了15个洞还大出血,呼吁这类的药最好经医生处方后再吃。
澳门73岁何姓患者因长期从事重劳力工作,退休后长达8年饱受下背痛、臀部疼痛、下肢麻困扰,只能採侧躺姿势睡觉,半夜经常痛醒,日前跨海来台治疗,接受「微创内视镜腰椎减压手术」,伤口不到1公分,术后隔日即出院,复诊时走路正常许多,解决多年疼痛梦魇,顺利返回澳门。
澳门1名73岁何姓男子长期从事重劳力工作,退休8年来饱受下背、臀部疼痛及下肢麻困扰,经常痛到无法躺平睡觉,为此他跨海来台寻医,接受微创内视镜腰椎减压手术,术后开心「终于可以用平躺睡姿安稳地一觉到天亮!」
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3月29日因血尿、噁心、呕吐送医,因未达留院标准,被送返台北看守所,今(1日)上午再传因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结石再度被戒护就医,二度被认为无留院必要送回北所。对此,义大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黄维伦表示,输尿管结石可採内视镜或震波碎石来改善,但若结石小于0.5公分,且无发烧感染与肾功能不佳迹象,确实有可能採取保守治疗,请病人多喝水,帮助自行排出结石。
一名65岁张先生,本身有三高,长期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及降胆固醇药,同时有摄护腺肥大状况,有小便流速慢、频尿症状,但并未接受摄护腺药物治疗。近期张先生不小心感冒,就诊服用感冒药后,小便开始尿得更慢、需要用力才解的出来,当晚更完全尿不出来,半夜紧急挂急诊。
外出旅游最怕身体健康出状况,不少人会准备个人药品,卫福部食药署建议民眾旅行期间,可准备好5种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确保旅途安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