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无声杀手的搜寻结果,共38笔
随着高龄人口愈来愈多,老年眼睛退化、病变问题也跟着加剧。台湾眼科医学会指出,65岁以上国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盛行率高达10%,每10人就有1人确诊,其中「湿性黄斑部病变」虽仅占1成,但却导致9成严重视力丧失,堪称视力的「无声杀手」。
「好小子」顏正国昨(7日)因肺腺癌离世,引发各界关注,根据卫福部统计,2024年国人10大癌症死因首位就是肺癌,夺走1万495条人命。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发现都已中晚期,不过国健署表示,出现7症状其实是肺部的「求救信号」,却很容易被忽略,包括持续咳嗽、痰有血丝、呼吸急促、胸痛、声音沙哑、关节痛、体重下降等,都应提高警觉,及早发现与治疗。
大陆福建厦门近日发生一起惊险事件。8月10日,王姓女子带6岁儿子到沙滩游玩,孩子在光脚奔跑时不慎踩到一条死鱼。隔日,脚部剧烈疼痛,并伴随高烧与呕吐,病情恶化后被送医,最终因感染严重而转入加护病房(ICU)。
一氧化碳中毒,是秋冬季节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这是因为一氧化碳侵夺了红血球的带氧能力,造成身体缺氧而晕厥。以往的治疗方法就是提供纯氧,让红血球慢慢带回氧气,但这一过程可能心较缓慢。现在,科学家发明出一种基于分子海绵技术而开发的解毒剂,可以快速捕捉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分子,并帮助身体在几分钟内将其排出。
你最近「爆肝」了吗?小心身体已经亮红灯却浑然不知!澄清医院中港分院日前举办一场限时免费腹部超音波健检活动,结果192人中竟有高达135人检出异常,占比逾7成;医师指出,腹部超音波是早期发现肝、胆、肾等腹腔疾病的利器,把握政府提供的免费腹超检查机会,让健康不再「爆肝」才惊觉。
有味道不一定脏 但可能生病!
肝病被誉为「无声杀手」,根据卫福部统计,肝癌多年来高居国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为守护民眾健康、提升原乡筛检可近性,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肝基会)在2025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爱心奖支持下,携手苗栗县政府与卫生局, 27日上午于泰安乡举办大型免费肝病筛检活动,提供腹部超音波、肝炎筛检与癌症指数抽血,预计逾300位民眾受惠。
很多人认为心肌梗塞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或工作压力大、三高不控制族群才会发生,但研究发现,「天气闷热、臭氧略高」的情况,也会让年轻人出现心梗,医师张家铭指出,男性比女性还容易中招,只要其中一样条件达成,风险就会明显提高,除了外出前先注意一下温度与臭氧浓度外,闷热时也不要怕浪费电或为了省钱而不开冷气。
「性学博士」许蓝方昨(25日)在脸书自曝脑里长了动脉瘤,和平共处10多年后,却在今年初追踪时发现动脉瘤变大,手术治疗后已稳定控制。医师指出颅内动脉瘤虽然不会扩散或转移,却是潜伏性的杀手,绝大部分无症状,但若破裂未紧急处理,死亡率高达50%。
海底覆网因会导致珊瑚礁白化、死亡,影响鱼类栖息繁衍,也连带造成鱼群减少与栖地破坏,因此有「死亡长城」之称。澎湖海洋保护志工团队日前就在海域特别景观区内的东西吉廊道水下,发现一尾受困废弃渔网内的锯尾鲷动弹不得而奄奄一息,经以潜水刀割除渔网解救后,马上一溜烟游走。
民眾党台北市议员林珍羽今(22)日透露,在健康检查后发现罹患肺腺癌1期,表示平常作息算正常,也没有抽菸,经手术后恢復良好。基因医师张家铭在脸书粉专发文示警,空污PM2.5加上先天基因弱点,成为肺部的无声杀手,若是3种症状突然加重,代表空污已经影响到身体,甚至部分人会因特定基因无法代谢毒素。
彰化员林市长游振雄肺癌病逝,享寿63岁。据悉,他近2年饱受肺癌转移淋巴之苦,虽积极治疗,仍不幸于今(11)日离世,其儿子也在脸书上悲痛发文证实。医师表示,很多人都以为只有抽菸、家族史才需要接受肺癌筛检,但其实有高达一半的人都没有此2风险因子,因此他认为真正的危险因子是「呼吸就有风险」,建议45岁以上族群都该主动接受检查。
天寒地冻正是泡汤的好时节,高血压患者如果想泡汤,就要好好控制血压!医师提醒,冬季泡汤要当心无声杀手高血压,只要血压有好好控制在理想范围,牢记不过热、不过久等重点,高血压患者可健康享受泡汤乐趣。
「流行音乐教父」刘家昌因癌症病逝,享寿83岁。据悉,他于今年年初时发现脖子有肿块,就医检查后才知罹患肺癌,且脑部也有发现肿瘤,经多次治疗后不愿住院,选择返家休养,最后的日子有家人陪伴。医师表示,当肺癌转移到脑部时,患者可能毫无症状,除非肿瘤较大,才可能出现头痛、食欲差、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等现象。
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只要增加5分钟运动,即使只是爬楼梯或骑一小段自行车去购物之类的简单运动,也能有效改善高血压。
知名音乐家詹宏达15日因肝癌病逝,享寿68岁,其兄长、PChome董事长詹宏志也于脸书悲恸证实。医师表示,肝癌成因复杂,包括B、C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黄麴毒素,以及寄生虫等都是危险因子。由于肝癌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导致患者不易早期发现,使其有无声杀手的恶名。
肝病被称为「无声杀手」,除了会导致肝硬化、肝癌,脂肪肝也会让肝臟产生诱发致动脉粥状硬化的发炎分子,造成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风险。学界研究指出,克菲尔可改变细菌丛生态,透过肠肝轴机制,减少肝病风险。
一名50岁男子先前被诊断出有0.8公分的胆息肉,却因出国工作而未持续追踪,直到发现身体突然消瘦、有异常徵兆才赶紧就诊,结果检查竟是胆囊癌且合併肝臟转移,过了半年就离世。医师就提醒,胆息肉只要大于1公分就有致癌风险,应考虑手术治疗。
美国哈佛医学院旗下的哈佛健康出版社,日前在官网发表《细菌好的一面》(The good side of bacteria),特别提醒消费者要慎选益生菌来源。
曾任华视、公视董事长的赵雅丽,在与胰臟癌对抗半年后,不幸于21日离世,亲友于脸书发文证实此消息。胰臟癌又有「无声杀手」的恶名,医师提醒,一旦发现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体重明显减轻、黄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不明原因胰臟炎、脂肪便,务必立刻就医检查。尤其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其发病风险明显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