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生物标志的搜寻结果,共27

  • 復旦团队绘制人类健康与疾病代谢组图谱 可预测数百种疾病

    復旦团队绘制人类健康与疾病代谢组图谱 可预测数百种疾病

    復旦大学专家团队通过巢式对照研究分析,系统绘制了疾病发病前15年的代谢物变化轨迹,发现其中超过50%代谢指标,在疾病确诊10年前甚至更早出现差异,可以此预测数百种疾病,为疾病早期预警提供了可能。

  • 《生医股》跨足千亿美元免疫疗法市场 生华科紧锁涨停

    生华科(6492)旗下候选药物Pidnarulex(CX-5461)携手国际大厂PD-1药物,进军全球超过千亿美元的免疫疗法抗癌新药领域。今(17)日多头乐不可支,股价跳空锁在涨停板39.45元。

  • 失智症能预测?肠道症状藏发病警讯 提早15年发现

    失智症能预测?肠道症状藏发病警讯 提早15年发现

    阿兹海默症是造成失智症的最大主因,目前虽无法治癒,但若能早期诊断,就能透过治疗缓解症状并延缓恶化。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肠胃问题可能是失智症早期警讯,在阿兹海默症发作前15年,便已显现。

  • 奖助生技人才 两学者分获TBF讲座、吴火狮医学奖

     国内最高2,500万元研究经费的台湾生技医药发展基金会(TBF)讲座,11日宣布由中研院化学所特聘教授陈玉如获得,表彰癌症蛋白基因体贡献。另外奖金210万元的吴火狮医学奖,则由臺大医工系教授林宗宏获得,奖励其团队在智慧伤口照护系统展现BIO+ICT潜力。

  • 汉康生技研发日 聚焦智慧医疗

     致力于开发创新多靶点药物的汉康生技于8月7日举行「汉康生技研发日」,匯聚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外部研究人员,共同交流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技术、经验与突破。

  • 新旭生医 获ADDF策略性投资

     台湾生技研发能量被世界看见。新旭生医宣布,获得「阿兹海默症药物发展基金会(ADDF)」的策略性投资。ADDF是由美妆巨头雅诗兰黛家族创立,该投资将加速新旭APN 1607的开发。

  • 肌少症首见新原因 竟是「肠道荷尔蒙」搞鬼

    肌少症首见新原因 竟是「肠道荷尔蒙」搞鬼

    肌少症恐怕不只是年老体衰的结果。一项由阳明交大与台北荣总合作的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荷尔蒙GLP-1竟会直接抑制肌肉的再生与修復,成为肌少症前所未见的新成因。这是全球首度证实肠道荷尔蒙对肌肉生成具有负面影响,为肌少症诊断与治疗开启崭新视角。

  • 汉康创新免疫疗法药物 临床报捷

     汉康(7827)宣布,其研发中的创新免疫疗法药物HCB101在最新的临床试验中,再次显现治疗潜力。在202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的临床一期试验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给药,共有6例SD(疾病稳定),其中5例经多种药物治疗皆失败的实体瘤患者,在HCB101用药下疾病稳定平均超过16周,随着临床入组患者施打剂量的提高,更显着的临床疗效继续被验证。

  • 年治疗费曾达180万人民币!北京打出首针渐冻症特效药

    年治疗费曾达180万人民币!北京打出首针渐冻症特效药

    据公眾号《医学界》报导,本周,全球首款渐冻症靶向治疗药物——「托夫生注射液(Tofersen)」陆续进入中国各大医院,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北医三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告诉《医学界》,Tofersen的临床应用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渐冻症正式进入精准诊疗的新时代。

  • PAC-MANN奈米特徵血液检测 可望早期发现胰臟癌

    PAC-MANN奈米特徵血液检测 可望早期发现胰臟癌

    胰臟癌被称为「癌王」,最难治疗的那一种。它在早期并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很少被诊断出,因此,其五年相对存活率低得令人担忧,仅 13%。如何找到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现在美国奥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 (OHSU) 的科学家,终于开发出了一种很有前景的血液检测方法,在早期阶段,检测准确率也高达 85%。

  • 肠胃不适 恐是大脑及情绪作祟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许多人都有肠胃问题。医师指出,若就医检查后,没有异常状况却仍不舒服,就可能是功能性的肠胃障碍问题,且与大脑有关,当肠脑互动异常,就可能出现肠胃蠕动异常、疼痛、肠道功能失衡等症状。

  •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时,病患出血风险将随之增加。长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教授曾庆平研究团队发现,存在于人类血小板中的Disabled-2 (Dab2)分子可调控血小板低下症病患的出血风险,具有开发为新的出血风险评估生物标志与作为降低出血药物标的之潜力,有望提供新的检验与治疗方式。研究成果获国际顶尖期刊肯定,已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 长庚院校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 聚焦前沿医学领域受瞩目

    长庚院校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 聚焦前沿医学领域受瞩目

    林口长庚医院与长庚大学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聚焦在代谢体学、类器官研究、癌症疫苗及细胞治疗四大主题,都是当前重要的前沿医学领域。2024年林口长庚医院与长庚大学学术交流会,11月2日在林口长庚研究大楼国际会议厅举行,邀请院校的多位专家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经验。包括长庚医疗财团法人翁文能研发长、林口长庚医院陈建宗院长、邱政洵副院长、陈铃津院士,与长庚大学杨智伟副校长、医学院林俊彦院长等均亲自出席会议,由林口长庚医研部杨皇煜主任主持。

  • 生华科延揽前杨森药厂冯玉莲出任董事

    生华科(6492)1日公告,延揽前娇生集团杨森药厂临床生物标志及诊断策略及研发全球总裁冯玉莲,出任大股东定利开发法人董事代表人。冯玉莲有近30年国际大厂新药研发丰富成功经验,生华科预期该经验将助力公司加速开发并推动药品的全球策略布局。

  • 《生医股》生华科延揽前杨森高层冯玉莲出任董事

    生华科(6492)延揽前娇生集团杨森药厂高层冯玉莲博士出任董事,希望帮助公司加速开发并推动药品的全球策略布局。

  • ADC技术平台具潜力 浩鼎国际年会发表成果

    台湾浩鼎(4174)ADC技术平台具潜力,半年内,已陆续接到各国际知名会议的演讲邀请,发表研究成果。执行长王慧君表示,渴望与生技同业进一步交流,促成更多合作机会。

  • 《科技》全球数位医疗、器材市场规模成长续看俏

    工研院横跨两周的眺望2025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今(25)日举办「生医」场次。全球数位医疗市场2023(去)年度年增14.7%;预期将以年复合成长率15.1%的速度,至2028年将达到4,790亿美元。而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5,148亿美元,预期将以年复合成长率6.5%的成长速度,至2026年达到6,142亿美元。

  • 建构失智症照护网 护长者尊严

    建构失智症照护网 护长者尊严

     根据WHO跟台湾卫生福利部的统计资料表示,全球每三秒钟就有一名新诊断的失智患者,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39亿人,台湾目前约有35万人罹患失智症,且每年新增约2万人。失智症不仅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功能,还对医疗和照护资源造成巨大压力,成为21世纪社会成本最高的疾病之一。

  • 抗癌新曙光!阳明交大携手北荣 解开肺腺癌转移之谜

    抗癌新曙光!阳明交大携手北荣 解开肺腺癌转移之谜

    肺癌是台湾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约85%,肺腺癌是最常见的样态。儘管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仍然无法克服肿瘤转移与抗药性。特别是科学界已知NKX2-1是肺组织分化重要的转录因子,但一直无法掌握其上下游机制。荣阳交团队发现新的肺腺癌肿瘤生长与转移机制,这一机制的发现,有助于克服癌细胞转移与抗药性。

  • 上海科技功臣丁健致力抗癌新药:盼让恶性肿瘤成可控慢性病

    上海科技功臣丁健致力抗癌新药:盼让恶性肿瘤成可控慢性病

    澎湃新闻23日报导,2023年度上海科技奖23日颁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发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丁健获评「科技功臣奖」。他在担任上海药物所所长时提出的「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让中国原创新药早日走向世界」,仍被眾多研究人员时时挂在嘴边,年过七十的他仍在科研一线。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