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疫苗政策的搜寻结果,共57笔
在泰国政坛浮沉多年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终于在2025年成为泰国新任总理。对许多人而言,由于他长期推动大麻合法化政策,不仅将大麻从毒品名单中移除,还提议使其用于医疗、农业与经济发展领域,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也让他成为大麻合法化的主要推手。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报到,感染症医学会7日与朝野立委共同呼吁民眾尽速接种疫苗,并公开支持免疫加强型流感疫苗纳入公费,以提升65岁以上长者的保护效果。疾管署署长罗一钧宣布,明年将新增採购2款免疫加强型疫苗,约20万剂,优先提供高龄长照机构住民公费接种。
流感疫情升温,预估10月将达高峰。中央公费流感疫苗于10月1日开打,实施对象包括长者、幼儿等。台北市议员王欣仪近日接到身心障碍者陈情,新北市还「自购疫苗」扩大接种补助对象,包含低收入户、身心障碍者等,反观北市府大多仍仅依中央规范办理,她呼吁,北市府应将更多高风险与弱势族群纳入补助范围。台北市卫生局2日回应,将依需求调整补助对象。
台北医学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具B型肝炎免疫力的人,罹患糖尿病风险显着降低。这项研究结果,可望为台湾长期实施的B肝疫苗政策,带来更大健康效益。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甘迺迪4日出席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听证会,就近期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陷入的人事风波以及由他推动的美国疫苗政策改革,受到两党议员的尖锐质询。甘迺迪与民主党人之间出现激烈争论,包括谎言指控和试图误导公眾的指控。
美国公共卫生政策正处于重大争议风暴之中。一方面,佛罗里达州宣布计画全面废除疫苗强制令,试图成为全美首个取消所有强制接种疫苗规定的州;另一方面,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甘迺迪大幅调整疫苗政策,引发医学界与公卫团体的强烈反弹,联名要求他下台。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主任莫纳雷斯不到1个月之前才宣誓就任,周三白宫就宣布她遭到解职。消息曝光后,至少有4名CDC资深官员递上辞呈。
华尔街再度掀起「迷因股」狂潮!一家来自香港、专攻草药疗法的中概生技股Regencell Bioscience(美股代码RGC),儘管目前尚未有任何营业收入,今年股价却惊人暴涨,高达48630%,其市值瞬间飙升至386亿美元,甚至超越AI伺服器大厂美超微(Supermicro)。有分析指出,这波涨势与美国卫生部长反疫苗立场有关,进而引起市场对「另类疗法」的关注。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问题,也与心臟健康密切相关。阳明交大临床医学研究所教授李美璇领导研究团队,发现相较于无脂肪肝者,有脂肪肝者罹患任何一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近3成,尤以心肌梗塞的风险最为显着,上升幅度高达46%。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问题,也与心臟健康密切相关。阳明交大临床医学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相较于无脂肪肝者,有脂肪肝者罹患任何一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近3成,其中尤以心肌梗塞的风险最为显着,上升幅度高达46%。
2020年台湾成为亚洲首个通过《公卫师法》的国家,并在2021年招考第1届公卫师,今年7月将迈入第5届。然而,通过考试的公卫师,至今无人进入公务体系,也导致年轻一代担忧前景而却步。面对疫情再起、不时出现的食安危机,专家呼吁卫福部成立「跨司署公共卫生师制度小组」,共同设计制度架构、用人模式,而非等到战时才徵召。
2020年,台湾成为亚洲首个通过《公卫师法》的国家,并在2021年招考第1届公卫师,今年7月将迈入第5届。然而,通过考试的公卫师,至今无人进入公务体系。面对新冠疫情再起、不时出现的食安危机,专家呼吁卫福部成立「跨司署公共卫生师制度小组」,共同设计制度架构与用人模式,让公卫师成为推动卫生政策及医疗体系转型的重要即战力。
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预计自今年7月1日起,有条件放宽家猫施打狂犬病疫苗的规范,屏东县议员梁育慈2日在议会质询时指出,屏东县兽医公会担心防检署放宽规范的政策会成为防疫破口,质询农业处对此有何因应对策。县府农业处长郑永裕表示,家猫会列册,也会鼓励施打疫苗。
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日前宣布,预计自今年7月1日起,有条件放宽家猫施打狂犬病疫苗的规范,屏东县议员梁育慈今(2)日在议会质询时指出,屏东县兽医公会对防检署放宽家猫施打疫苗的政策有不同意见,担心会成为防疫的破口,质询农业处对此政策有何因应对策。屏东县农业处长郑永裕表示,家猫会列册,也会鼓励施打。
新冠疫情再掀一波感染潮,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指出,若家长与医生同意,新冠疫苗仍是健康儿童的接种选项。但CDC此政策,却与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甘迺迪日前宣布「不再建议孕妇与健康儿童接种常规新冠疫苗」政策不同调。
超高龄社会来临,如何提升健康余命?专家建议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本报独家报导,卫福部投入疫苗预算速度,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疾管署27日宣布,已将长者接种的加强型流感疫苗、长者肺炎链球菌疫苗及幼儿轮状疫苗,3大疫苗列为优先推动的公费接种项目。
超高龄社会来临,但国人不健康余命长达8年,如何提升健康余命、守护国人健康到老,是政府的重要目标。专家指出,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方式,随着国内高龄人口增加,政府应调整疫苗政策与预算,优先投入效益更高的疫苗,减少后续产生的医疗支出与社会照护成本。
随着年纪增加,人体免疫系统老化,导致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打折。近年免疫加强型疫苗问世,相较于传统疫苗可增加10%到20%的保护效果,欧美国家纷纷推荐长者优先接种。国内专家指出,台湾已经落后欧美3到5年,应儘速将免疫加强型疫苗纳入公费接种范畴。
肺炎是长者的第三大杀手,2023年共带走1.5万名长者的生命,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366.1,与1994年2341名长者死于肺炎,每十万人口死亡率153.35相比,有明显增长趋势。台湾活力老化推展协会理事长吴玉琴指出,打疫苗是一种对健康的投资,尤其长辈是流感高风险族群,现行接种率仍然不足,呼吁政府提高公务预算,强化长者疫苗政策。
近日有一款在台湾上市的「泰尔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胶,因近期被纳入健保给付,厂商疑似无法接受价格,决定在5月1日起停止供货。由于外科心臟手术风险极高,术中需要用到特定外科封合凝胶涂在血管接合处以减少出血,而AQUABRID就是其中一项非常好的产品,如今却因卫福部荒谬的健保药材比价政策,选择退出台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