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移民台湾的搜寻结果,共28

  • 赖犀牛说 证实两岸连结

    赖犀牛说 证实两岸连结

     50年前在台大地质系的「地球歷史课」上林朝棨教授笑嘻嘻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台湾自古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 魏国彦专栏》赖犀牛说 证实两岸连结

    魏国彦专栏》赖犀牛说 证实两岸连结

    50年前在台大地质系的「地球歷史课」上林朝棨教授笑嘻嘻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台湾自古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 「关」刀砍太猛,对美业务蒙阴影...在日台商:设好目标 随机应变

    「关」刀砍太猛,对美业务蒙阴影...在日台商:设好目标 随机应变

     川普对铁杆盟友日本加徵的对等关税幅度远超预期,儘管在日台商多经营内需、房地产或台日贸易相关,对美业务着墨不多,但仍对看好并准备开发美国市场的台商产生影响。

  • 医观点》破解少子化危机 台湾不能再等

    医观点》破解少子化危机 台湾不能再等

    台湾少子化问题已成国安危机。根据国际统计,台湾的出生率居全球倒数第二,显示未来的人口老化与劳动力短缺将进一步衝击国家竞争力与社会稳定,如劳健保财务将面临缴费人口不足的严重挑战,要真正破解这个结构性难题,台湾应从两大战略方向着手,一是减轻年轻人生育与居住压力,二是积极引进东南亚优质技术与投资移民。

  • 政院将96%汉人改为「其余人口」 蓝民代痛批 蒋万安回应曝光

    政院将96%汉人改为「其余人口」 蓝民代痛批 蒋万安回应曝光

    行政院官网在「国情简介」栏目设有「土地与人民」介绍,不过民眾发现,该网站先前写「汉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但目前却改成「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李明贤痛批,他家人有原住民血统、老兵、闽南人、客家人,「这样算起来,我是行政院定义的哪一种人口?」。台北市长蒋万安今(12)日出席文山区里长座谈被媒体询问,仅挥手表示「谢谢」不回应。

  • 渔市到房市 林家民嘴甜拚事业

    渔市到房市 林家民嘴甜拚事业

     从事房仲业超过16年的林家民,靠着努力成为中信房屋副都心加盟店长,并凭藉精准的房市分析成为媒体访问宠儿。他说,房仲业虽然水很深,但像他一样秉持帮助民眾找到「回家的路」的人也很多,期勉年轻房仲「努力不是一阵子,是一辈子的事。只要不放弃自己,这个世界就不会放弃你」。

  • 台湾再光復》台湾必须从「文化台独」中再光復(张亚中)

    台湾再光復》台湾必须从「文化台独」中再光復(张亚中)

    (一)四百年前中华文化已在台湾扎根

  • 香港人上当了

    香港人上当了

     在台港人一向是绿营支持者,皆因民进党声称自己是民主自由的捍卫者。自2020年蔡英文连任总统后,民进党一反当初人道援港承诺,不断收紧归化门槛,使眾多在台港人因定居遥遥无期,而要二次移民至英、加等国,台湾梦碎。

  • 尚青论坛》消费香港反送中 民进党诚信破产(陈翰匀)

    尚青论坛》消费香港反送中 民进党诚信破产(陈翰匀)

    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局面,导致朝野政党攻防激烈,未见稍息。国会改革、总预算案、大罢免,接踵而来。每次政治斗争,民进党总会搬出「民主自由」之名,为其一切行为背书。然而,有一群民进党支持者,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却遭受无情抛弃,更被其冠上红色渗透的恶名。

  • 工商社论》不要让护国神山成为全民公敌

    工商社论》不要让护国神山成为全民公敌

     缺工,已经是当前各行各业的日常,但台湾企业除了缺工的考验,更面临人才向半导体产业严重倾斜的危机,各产业朝向失衡的不健康态势发展。如何均衡各产业发展,避免过度倚赖单一产业,让台湾累积更多的竞争筹码,挺住当前保护主义抬头、关税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压力,政府责无旁贷。

  • 台湾再光復》台湾是以汉人为主体的社会(张亚中)

    台湾再光復》台湾是以汉人为主体的社会(张亚中)

    9成8的台湾人是来自大陆的移民

  • 德媒评析「值得移民国度」仅4个 台湾上榜理由曝光

    德媒评析「值得移民国度」仅4个 台湾上榜理由曝光

    德国国会大选即将于2月23日登场,右翼势力明显抬头,让一些德国人开始考虑移民。德媒报导,在「欧洲向右转」氛围之中,全球右翼势力尚未崛起但宜居的民主国家寥寥可数,放眼国际只有4处仍值得考虑移民,台湾名列其中,而且是亚洲唯一代表。

  • 精采永和 邀民探访

    精采永和 邀民探访

    新北市永和区面积仅约6.16平方公里,为新北全市最小行政区,但可别小看「最小行政区」蕴含的魅力,无论是充满人文风情的杨三郎博物馆,亦或是结合时尚、现代化设计的仁爱公园,古往今来的每种社会面貌都能在探索永和时发现。在永和区公所的努力下,人本交通观念深入全区角落,人行道改善更是相当有感,因此,若閒暇之余不妨来趟永和,用自己的方式细细感受这最小行政区的「大魅力」。

  • 歷史欠郑芝龙一个公正评价──我为什么写《闽海王郑芝龙》?

    歷史欠郑芝龙一个公正评价──我为什么写《闽海王郑芝龙》?

     今年是台湾有文字记载歷史的四百年,当我们纪念台南建城四百年,不能只谈荷兰人和郑成功,更要了解促成荷兰人决定来台湾的关键人物郑芝龙。这是我写《闽海王郑芝龙》的动机。

  • 在台连住「5年183天」可获永久居留?移民署:需相当财产或技能

    在台连住「5年183天」可获永久居留?移民署:需相当财产或技能

    有关民眾于Dcard论坛刊载「只要在台湾住连续5年,每年183天以上,这样就能申请永久居留了吗」贴文。移民署澄清,外国人申请在台永久居留,除须在台合法连续居留5年,每年住183天以上外,尚需要具有相当之财产或技能,足以自立,才能申请永居,并非网友所说的片面之词。

  • 点名台湾!「东亚四巨头」遇大危机 威胁长期竞争力

    点名台湾!「东亚四巨头」遇大危机 威胁长期竞争力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人口统计学家易富贤(Yi Fuxian)警告,台湾、日本、南韩、中国大陆等东亚四大经济体人口不断下降,将威胁长期竞争力。

  • 港人申请在台定居条件捉摸不定 觉得蔡英文有点对不起他们

    港人申请在台定居条件捉摸不定 觉得蔡英文有点对不起他们

    2019年反送中运动之后,台湾成为不少香港人的栖身之地。近几年,不时传出港人申请定居受阻案例,使政府的港人政策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新政府即将上任之际,本报採访曾经或即将申请在台定居的三位港人,他们对留台仍抱希望,但不约而同期盼能明确规范申请定居条件,降低申请者的不确定性。

  • 中时社论》警告人民赴港 蔡政府上纲上线

    中时社论》警告人民赴港 蔡政府上纲上线

     由于香港立法会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基本法23条」立法草案),国安局长蔡明彦警告国人赴港旅游风险增加,交通部长王国材更建议,曾有批评大陆等可能触法行为的民眾,便不要去香港了。此言不仅引发观光业者的强烈反弹,更暴露出民进党政府一意搞坏两岸关系,却对民眾因此受到的损害无动于衷,出了事更是无能为力。

  • 金马影帝突喊话:想开个YouTube频道 网反应超激烈

    金马影帝突喊话:想开个YouTube频道 网反应超激烈

    香港资深男星黄秋生在2022年夺下第59届金马影帝,而在2021年他因为来台拍戏和参加时境秀节目,受到台湾民眾喜爱,甚至有他移民台湾的传言,但事后他已否认。没想到成为影帝的黄秋生閒不下来,除了演艺工作外突然喊话想斜杠YoouTuber,引起大票粉丝热烈支持,期待看到他不同面貌。

  • 外国人去年在台置产 近七年新低

    外国人去年在台置产 近七年新低

     平均地权条例修正上路、限制私法人购置住宅,加上担忧台湾总统大选加深地缘政治疑虑,去年外国人取得建物所有权共仅1,042栋、年减12.5%,创下近七年新低,仅优于2016年房地合一税上路当年。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