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糠荣诚的搜寻结果,共09

  • 28岁女每天必嗑盐酥鸡 1年养出大肠癌 医揭3危险因子

    28岁女每天必嗑盐酥鸡 1年养出大肠癌 医揭3危险因子

    都是吃惹的祸。大肠直肠外科医师糠荣诚分享在同一天收治2名28岁女性,确诊第3期大肠癌案例,其中1名女子,每天必嗑一包盐酥鸡,吃了1年多,就发现罹患大肠癌,另1名女子则是爱喝酒,他提醒若本身有致癌基因,又遇到肠黏膜受损,与接触致癌物危险因子,就可能诱发息肉,甚至恶化为癌症。

  • 28岁女每天吃1物养出大肠癌 医揭诱发息肉危险因子

    28岁女每天吃1物养出大肠癌 医揭诱发息肉危险因子

    一名年轻女子才28岁就得到大肠癌,进一步探究原因才发现,原来她每天下班都会吃一包盐酥鸡等炸物,等于她的癌症是吃出来的。医师提到,大肠癌主要有3大危险因子,包括致癌基因、黏膜受损及吃进致癌物,尤其当吃进致癌物跟致癌基因结合时,更会加速息肉演变成癌症。

  • 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必做「这」步

    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必做「这」步

    过去大肠癌是西方人好发的癌症,不过近年发现,亚洲人也渐渐容易罹患大肠癌,尤其台湾罹癌的人数更是亚洲第1,大约每13人就有1人是大肠癌患者。因此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邀请眾多医学专家及营养师,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做好肠道保健,降低罹癌风险。

  • 7大肠癌高风险群 保健从日常做起

    7大肠癌高风险群 保健从日常做起

     「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公布,结肠直肠癌已连续15年高居癌症发生率榜首,艺人罹癌也时有所闻,其实,从生活中做好肠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问题。

  • 好作息、定期筛检 带你远离肠癌

    好作息、定期筛检 带你远离肠癌

     想要拥抱健康人生、远离肠癌,就要经常吸收好「肠」识,而关键在于良好作息与预防筛检!《中国时报》1日特别举办「预防医学 肠识讲座」,由新光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赖冠宏打头阵,以「浅谈大肠癌筛检和防治之道」为题,分享提早筛检的重要性,得以在息肉阶段斩草除根,并以多蔬果、多运动、少红肉、少烧烤的「二多二少」法则,传递预防胜于治疗的正确观念。

  • 中国时报「预防医学 肠识讲座」6月1日登场

    中国时报「预防医学 肠识讲座」6月1日登场

    【台北讯】预防胜于治疗,中国时报将于6月1日举办「预防医学 肠识讲座」,邀请新光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赖冠宏、三重宏仁医院肝胆肠胃科主任林峰年医师、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理事长暨臺安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糠荣诚医师,以及中医诊所张家榕营养师等专家到场,与民眾分享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为全民健康把关,活动免费报名入场,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 末期大肠癌免疫细胞治疗 存活率仅提高3~5%

    末期大肠癌免疫细胞治疗 存活率仅提高3~5%

     卫福部公布细胞治疗数据,最大宗的大肠直肠癌,第4期病人的存活中位数为677天。专家指出,肠癌使用的免疫细胞治疗,是从身体抽血,培养后打回体内,用于清理残留的癌细胞,约可提高3~5%存活率,效果有限,由于疗程动辄百万起跳,为避免病人成冤大头,可在2~3次后观察癌细胞有无变小,若没用,就别花这笔钱。

  • 决战肠癌要趁早 专家促下修筛检年龄、标靶药纳给付

    决战肠癌要趁早 专家促下修筛检年龄、标靶药纳给付

    国内大肠癌发生人数居高不下、死亡数亦排第3,2000年以来,国人常见癌症包括肝癌死亡率都已下降,大肠癌却变化不大,原因是许多人被诊断时,多已达3、4期,错过了及早治疗、取得良好预后的机会。专家呼吁政府下修粪便潜血检查年龄至45岁,并将第2线独缺的标靶药纳入给付,让大肠癌的治疗能决战1、2线。

  • 大肠癌治疗 独缺2线标靶药 医界盼纳给付 健保多管齐下回应

    大肠癌治疗 独缺2线标靶药 医界盼纳给付 健保多管齐下回应

     前言:国健署公布2021年肺癌首度超车大肠癌,成为国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但两者罹患人数差距仅有642人,过去已连续蝉联15年十大癌症之首的大肠癌仍不可小覷。2021年仍有1.6万人罹患大肠癌,虽然政府自2004年起补助50岁以上民眾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盼能及早揪出病例,然而近18年来,被诊断出大肠癌的民眾约有半数都已达3、4期,错过了及早治疗、取得良好预后的机会,甚至在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中,仍独缺二线标靶药物的给付。 有鑑于此,中国时报与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特别于2023年10月27日共同举办「2023大肠癌论坛-大肠癌健保下的治疗趋势」,探讨大肠癌从筛检到治疗所面临的困境,盼在健保的大伞之下,儘可能帮助民眾得到良好的照顾。主持人:魏怡嘉(中国时报教科文主任)与谈人:糠荣诚(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理事长)王照元(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院长)石崇良(健保署署长)梁金铜(台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教授)蒋锋帆(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柯道维(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癌症中心外科主任)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