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红斑蛇的搜寻结果,共09笔
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与「森林邦」合作推出夜观活动,带游客认识森林中的夜行性动物,包括飞鼠、猫头鹰、青蛙等,随着天气变暖蛇类出没,游客惊喜目击吞食秀,一尾红斑蛇正在吞食遭路杀的1只青蛙;园区呼吁,游客巧遇蛇类只要保持距离,不要逗弄干扰,避免人蛇衝突。
清明节将至,许多民眾前往墓地扫墓祭祖。新北市政府动物保护防疫处提醒,春季气温回暖,蛇类活动频繁,为避免扫墓时意外遭遇蛇类攻击,民眾应提高警觉,并遵循简单易记的「三不五要」防蛇守则。
迎接2025乙巳蛇年,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推出「蛇蛇接龙」红包袋,灵感来自经典游戏「贪食蛇」,将5种台湾蛇类的头和身体绘制于红包袋的正反面,可任意拼接出一条色彩缤纷、花纹独特的长蛇,寓教于乐之余,也帮蛇类洗刷负面形象。
有民眾在嘉义仁义潭附近拍录到2只疑似蛇纠缠在一起,将影片放上地方脸书社团,引发网友热烈讨论,马上有网友说是雨伞节,提醒小心被咬,有人说在打架、有人说在跳舞,有人认为是交配,还要大家不要打扰牠们行房,更有网友断言是两条公雨伞节打架争地盘,嘉义大学生物资源系副教授许富雄看完影片,从外观和体形判断,是2只公雨伞在缠斗,可能是为了争资源或地盘。
南投县多山区,随着天气变热,民眾通报蛇类误闯民宅的案件也变多,据南投县政府农业处统计,今年1月至7月底共捕获966只蛇,其中以保育类黑眉锦蛇473只最多,而毒蛇以龟壳花81只最多,每年7月至9月常有人遭蛇咬伤,提醒民眾万一被蛇咬,务必保持镇静,拍下蛇的照片,尽速就医。
南投县多山区,随着天气变热,民眾通报蛇类误闯民宅的案件也变多,据南投县农业处统计,今年迄7月底获报捕获966尾,其中以保育类黑眉锦蛇473尾最多,而毒蛇以龟壳花81尾最多,提醒民眾万一被蛇咬,务必保持镇静,拍下蛇的照片,尽速就医。
长虫出没!彰化县消防局统计发现,今年1月至6月共捕获1375条蛇,其中俗称王锦蛇的臭青公数量最多,共抓了598条。彰化近半年捕获蛇类的榜首虽由无毒蛇类拿下,但第2名即是名列台湾6大毒蛇的眼镜蛇,排名第3的则为南蛇。
每年5、6月是新北市蛇类出没高峰期,新北市动保处去年接获蛇类救援3650件,5至6月案件数高达1040件,几乎占全年捉蛇案件的3分之1。专家表示,民间流传可利用雄黄、石灰、鹅粪等物来防蛇,实际并无效用。动保处表示,居家应维持环境整洁,避免在室内外堆放杂物,以减少老鼠躲藏,可避免招来蛇类。
新北市三芝区林姓民眾日前与家人至八连溪旁樱花公园游憩,家人因内急进入公厕准备方便,刚想坐上马桶,却惊见马桶上竟有1条红黑相间的蛇在蠕动,当场吓到便意全消,惊叫奔出,林男急向新北市动保处报案。动保员到场确认是条无毒红斑蛇,立即使用安全蛇夹将红斑蛇放入蛇笼,带往深山地区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