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罢免理由的搜寻结果,共152笔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大陆在北京「冰丝带」场馆举办了世界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自16国、逾500部人形机器人参赛,展现人工智慧与机械工程的最新成果。这场运动会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教育改革、叙事策略与公共参与的综合体现。
823罢免案有7名蓝营立委面临罢免投票,南投县一选区5连霸资深立委马文君名列其中,不过23日投票结果,不同意罢免以近3万票的悬殊差距,将罢免案否决,马文君深耕地方多年,是她成功挺过罢免关键。
国民党新竹县党部22日傍晚于竹东戏曲公园办理团结造势大会,邀请桃园市长张善政、新北市长侯友宜、立委徐巧芯、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等人宣讲,一起来反罢免、同意公投,盼民眾认同立委林思铭为竹县的努力。民进党新竹县党部及罢团也在当天下午于竹北举办车扫,也极力呼吁民眾投下罢免票以及反对核三延役。
8月23日7席蓝委罢免案投票倒数,台中市选举委员会13日举行中二选区顏宽恒罢免案公办电视罢免说明会。领衔人童香兰炮轰,顏宽恒在立法院不仅乱删减预算,提案通过的《财政收支划分法》,还让人口数排行第二的台中市,仅拿到六都中第4名的数字。对此,顏宽恒回击,这届会期中,他仅有冻结案,另《财划法》已修正后的补助款金额,台中共增加262亿元,增加数中位居六都第三。
作家九把刀今年1月曾签署罢免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日前726投票前夕,他更在脸书发文中引用动漫《猎人》的台词,喊话「对不合格的作弊玩家,大喊一声!BOOK!请外来人士离开」。对此,罗智强今(3)日也回应,这样的行为是「仗执政者势欺负在野者」,自己不同意也不接受。
第2波罢免将在8月23日登场,中投5个罢免团体和台湾经济民主连合2日下午在潭子潭水亭举办罢免说明会,现场大批支持者冒雨前往力挺,各罢团分别阐述罢免理由并提出声声质问,引发现场欢呼声连连。
726罢免案失败后,罢团领衔人之一的联电创办人曹兴诚27日表示,自己早在二阶连署完成后就说,三、四阶应由民进党接手,但民进党只想当不用负责的侧翼,因此劝罢团放下823罢免,让民进党去努力。曹兴诚31日发文分析民进党在大罢免中错失什么机会,认为民进党应利用24比0的优势,要求国民党给出2承诺,一是恢復宪法法庭运作,二是恢復立院程序正义,若国民党给出承诺就解散罢团,但民进党却没掌握此契机,一方面请他推三阶罢免,一方面又拒绝他的建议。
726大罢免民进党惨败,其中原本绿营信心满满可以罢免掉的板桥立委叶元之最终也安全过关,不少人认为24日晚间闹场的女青鸟「助攻」是主因。如今该名女青鸟在Threads上发文讨拍,称感谢大家1年2个月的努力,引发轩然大波,网友怒呛原来罢免早在去年5月就开始筹画,痛批民进党果然是选不赢翻桌。
首波「大罢免」行动以全数失败落幕。24案皆因「不同意票」超过门槛而遭否决,号称百万人连署、歷时半年动员的政治行动,在民意面前溃不成军。罢免的倡议者,试图用直接民权手段对国会重新洗牌,结果却沦为一次极端政治操作的示范。
本专栏2周前预告:「如果是人类自然的行为,除了极少的特例外,大罢免不可能成功。」「大罢免在此也成为考验台湾人民公民素质的一次大实验」。7/26大罢免「25:0」证明台湾公民素质已达标,自由思想的选民挺住了不自然的威胁利诱,实现了本专栏的预言,使科学式的分析对台湾未来发展可能更有帮助。(请参见本专栏〈大罢免若大失败,谁负制度滥用与宪政毁坏之责?〉)
首波「大罢免」行动以全数失败落幕。24案皆因「不同意票」超过门槛而遭否决,号称百万人连署、歷时半年动员的政治行动,在民意面前溃不成军。罢免的倡议者,试图用直接民权手段对国会重新洗牌,结果却沦为一次极端政治操作的示范。
理解歷史人物或人本身,很容易陷入简化或公式化,一眼就能辨识出善恶忠奸,也就是「脸谱化」。后世人觉得这样太不公平,因此即便早已盖棺论定,还是时不时就有翻案文章,期望还他本来面目。这股「翻案风」,也随着大罢免而在政坛大流行,包括不被民进党认同的国父孙文、两蒋,在选战过程中也得到罢团的重新评价,甚或「洗白」。
台东县立委黄建宾在2024年大选时,在泛绿分裂情况下,以约3成5的得票率胜出,原各界评估此次全国大罢免中黄建宾是最危险名单之一,未料最后不但同意票未达门槛,不同意罢免更大幅领先同意罢免票。地方人士也分析,此次罢免整体投票率不高,加上绿营各怀盘算,无法有效推升罢免票,加上黄建宾战略明确,确实催出不同意票,让台东罢免案成功双杀。
726大罢免投票前夕,深绿学者顏厥安投书反对大罢免,直言无助改善国安危机处境,反而阻碍内忧病灶改革。国民党立委林沛祥指出,现今许多国会改革措施,其实都是民进党当初倡议的,如今却反被绿营拿来作为罢免理由,无怪乎深绿学者都会跳出来抨击民进党的所作所为。
罢免投票周六上场,将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和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去留。这场空前的「大罢免」结果,将对我国的公民政治与国家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清一色大规模罢免在野立委的情况,可说在全世界民主国家都很罕见。
在政治对立的台湾,选举期间总有着激烈对抗、衝突,弄得人心不安。还好,藉由几次的修宪、修法,原则上两年才会有一次大选,社会总有些时候可以休养生息。但这次大罢免所掀起的人民衝突,居然比选举更严重,「仇恨值」更高,这是怎么回事?
罢免投票周六上场,将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和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去留。这场空前的「大罢免」结果,将对我国的公民政治与国家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清一色大规模罢免在野立委的情况,可说在全世界民主国家都很罕见。
大罢免最后两天,蔡前总统表态会去投票,意外成为焦点。
在民进党主席、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的促动之下,罢免立委的违宪大戏正进入最后关头。《宪法》第73条规定:「立法委员在院内所为之言论及表决,对院外不负责任」,但许多拿了人民纳税钱的绿营侧翼,却以在野党立委通过的法律案、预算案不符合民进党党意为罢免理由,公然违宪,要罢免为民喉舌的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