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肺癌家族史的搜寻结果,共76笔
演员顏正国50岁因肺腺癌病逝,引起民眾关注防癌资讯。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孔祥琪)近日分享,肺腺癌通常早期都不太会有症状,台大医院300位医师曾一起做过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LDCT),结果意外发现12人罹患早期肺癌,直言确诊比例非常可怕。
《好小子》男星顏正国罹患第4期肺腺癌病逝,胸腔内科医师陈锺岳表示,对已无法开刀的第4期肺腺癌患者,能否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是影响存活一大关键,曾收治一名32岁男子,因咳嗽1个多月没好,被确诊为第4期肺腺癌,原对人生绝望,但透过基因检测,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至今治疗近5年,无復发迹象。
「好小子」顏正国昨(7日)因肺腺癌离世,引发各界关注,根据卫福部统计,2024年国人10大癌症死因首位就是肺癌,夺走1万495条人命。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发现都已中晚期,不过国健署表示,出现7症状其实是肺部的「求救信号」,却很容易被忽略,包括持续咳嗽、痰有血丝、呼吸急促、胸痛、声音沙哑、关节痛、体重下降等,都应提高警觉,及早发现与治疗。
以《好小子》系列电影走红的台湾男星顏正国,今(7)日传出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岁。肺癌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癌症死因的首位,尤其是肺腺癌更是最常见的类型。医疗专家指出,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感冒,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末期。近期案例显示,肺癌有年轻化趋势,提醒民眾应重视早期筛检,避免因轻忽症状而延误治疗。
肺癌连续15年居国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卫福部推动公费肺癌筛检满3年,不过审计部指出,全国符合筛检资格共有60万人,只有2成5民眾受检。对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建议,没有特别风险的人,40至45岁进行第一次筛检,家族有肺癌病史者最好40岁或更早进行第一次筛检,抽菸二十年以上者最好每两年追踪一次。
咳嗽以为只是小感冒,却可能是肺癌警讯,长安医院提醒,肺癌已连续多年高居国人癌症死因首位,其中以肺腺癌最常见,因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感冒,导致超过7成患者确诊时已是末期,强调肺癌不仅与吸菸相关,空污、二手菸、油烟及基因突变都可能增加风险,若咳嗽持续两周以上,甚至伴随胸痛、背痛、声音沙哑或咳血,应立即就医检查。
肺癌连续15年居国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卫福部推动公费肺癌筛检满3年,全国共60万人符合筛检资格,却仅有2成5受检。此外,高达9成女性肺癌患者没有吸菸,但我国肺癌研究议题未涵盖该族群,审计部点名卫福部,应找出不吸菸女性的确切致病成因和预防对策。
近些年来,肺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对岸一名15岁的少年,因咳嗽就医,结果发现右肺毛玻璃状结节,手术后证实是肺癌,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少年从小体弱多病,有肺癌家族史,家庭成员也有人抽菸,研判都是可能诱发他罹癌的因素。
肺癌多年是我国10大癌症死因首位,不少民眾为了身体健康,都会定期做肺部X光检查。然而近日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表示,有名50岁男子每年做X光检查,去年报告还是正常的,不料今年一照「肺癌满天星」,他忍不住嘆道,肺里面都转移了。
卫福部苗栗医院响应国民健康署推动的癌症防治政策,为提高民眾参加筛检意愿,近期更推出「转动健康送好礼」活动,凡符合筛检资格并于9月30日前接受癌症筛检民眾,即可参加抽奖活动,中奖率100%。累积最高可获得1,600元礼券,欢迎乡亲把握机会踊跃参与。
肺癌是国人最好发的癌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胸腔外科医师谢义山分享有一位年轻竹科工程师,没有吸菸,也没有肺癌家族史,单纯是因咳嗽好一阵子,因此自费做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结果居然看到一颗1.3公分的毛玻璃结节,让他不寒而栗,「年轻人得肺癌好像不是那么罕见了。」
根据卫福部十大死因统计,肺癌已连续21年居癌症死亡人数首位,占癌症死亡总人数1/5,且肺癌发生人数、死亡率均为所有癌症之最,成为「健康台湾」愿景能否实现的关键指标。癌症希望基金会今天邀集国内肺癌防治权威,共同呼吁肺癌早期筛检、精准诊断、早期治疗。
公费肺癌筛检上路3周年,成功揪出2506名肺癌患者,其中8成3仍是早期,成功翻转肺癌诊断期别。国民健康署提醒,目前全台有207家医院提供肺癌筛检服务,及时发现并早期治疗,可延长寿命并提升生活品质,呼吁符合资格的民眾定期受检。
肺癌是国人最好发的癌症,早期几乎没有症状。胸腔内科医师分享有位男子头皮冒出肿块,他不以为意,直到出现有点喘症状,才被转介到他的门诊,经安排检查,竟发现男子肺部已是「满天星星」、布满肿瘤,确诊是肺癌第4期,而头皮肿块其实是因癌细胞扩散,转移过去的肿瘤。
很多人不吸菸还是得肺癌。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最新研究发现,肺癌不只是抽菸造成的,更可能是身体长年累积毒物、空污曝露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马兜铃酸与空气污染物PM2.5,是台北人得肺癌的关键因素,「PM2.5 对基因的破坏,甚至比二手菸更明显」,建议若空气品质不佳时,外出应戴口罩。
台中市71岁翁姓妇人近期经常打破杯盘,走路摇晃、频频跌倒,甚至无法顺利穿裤,家人警觉异常带她就医,检查发现翁妇两侧脑部竟布满10颗大小不一的转移性肿瘤合併严重脑水肿,罹患肺腺癌末期。而翁妇的胞兄竟也是1年多前罹患肺腺癌,幸经免疫疗法,病情皆获得良好控制。
预防癌症定期健检是关键,昕新智慧诊所院长兼新光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医师 呼吁,民眾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例如大肠镜筛检、肺癌筛检等,提早发现病灶进行妥善处理,更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
癌症连续43年位居国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连续21年蝉联男、女「癌王」宝座。卫福部国健署指出,癌症标准化死亡率持续下降,10年已降低逾10%,并会持续扩大早期癌症筛检,今年筛检人数已比去年同期增加50万人次,目标将总筛检量提升至667万人次。
肺癌是国人最好发的癌症。肿瘤科医师廖继鼎分享,他的表妹是个不菸不酒,生活规律的国中老师,42岁时因咳了几个月没好,被诊断罹患肺腺癌第3期,经治疗仍于日前离世,提醒9成肺癌女病患都不是吸菸者,而做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有助及早发现癌病变,是懂得保命的人明智的选择。
前立委林正杰于昨(3日)离世,享寿73岁,生前他曾透露自己罹患肺腺癌。肿瘤科医师廖继鼎表示,临床经验显示,高达6成的肺癌病人不抽菸,也没有家族史,提醒定期进行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扫描,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检方式,可以在肿瘤还小、还没有转移时就把它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