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苏永钦的搜寻结果,共45笔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拉回民主宪政的常轨,应该是大家都乐见的发展。这里我只想藉着政党问题受到关注的时候,简单谈谈可能仍被忽略却关乎民主政治未来的问题。
理律法律事务所创所60周年,将于9月25日至26日于政大公企中心举办「永续发展-从法制到法治 以臻良制」研讨会。届时将邀集产、官、学界嘉宾齐聚,聚焦永续发展与法治建设的未来蓝图。
去年11月在本栏作了有关半总统制政体在朝小野大下根本无法运作的分析,我最后以「民主说难不难,多数统治是第一天条,少数统治就不是民主,大家都想清楚,就不怕赖总统想不清楚了」作结。
去年11月在本栏作了有关半总统制政体在朝小野大下根本无法运作的分析,我最后以「民主说难不难,多数统治是第一天条,少数统治就不是民主,大家都想清楚,就不怕赖总统想不清楚了」作结。不到一年,由民进党立院总召柯建铭赋名,各地青鸟串连的「大罢免」,轰轰烈烈的走到两阶段进行31席立委和一席市长的罢免投票,结果竟是全部不通过!大家只要想想这些选区事实存在的各种差异性,应该会同意,这是台湾人民回应大罢免所做的超越个别选区的「大决定」,以惊艳全球的方式喊出:我们都想清楚了!
大罢免的大失败,暴露了台湾民主的两个本质问题,一个是体制上无法正常运作的少数政府,一个是使人民长期陷入混淆的国家认同。二者都因为政者无意面对而不时爆发衝突,也将因继续迴避而再起。我刚谈过前者,这里再简单说说后者。
有如森林野火的大罢免烧到今天,我真的已经无言,罢免制度见于宪法当然是事实,但制度的设计和操作,仍需要随事物本质和社会变迁去做稳妥的选择。不由得又想起Giovanni Sartori,已故义大利政治学者,对宪政制度所做扭曲的比喻:好像把小石子丢进运转中的机器,特别生动!容我再一层层的简单剖析。
自海外购入配备WiFi、蓝牙的3C、智慧居家产品邮寄回台,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2月5日起都要收审查费750元惹议,引发外界挞伐。民进党立委沈伯洋说,「事情比想像的复杂」,要更改这个命令,需要NCC重新做成决议,但NCC现在人数不足,目前能想到的作法,就是NCC打破苏永钦建立的惯例,让三个人照样开会,又或者找另外的方法,暂时冻结法规,今协调会继续来找寻合法的解决方式。
2月1日罢免起跑,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26日上午说,今天是倒数第9天,最后一个礼拜他每天出来讲,「我要讲大直白的话」,跟国民党打战是怎么打法,他会写7篇文章,「骂我的人、攻击我的人都会无地自容」,并称过去他长篇大论,至今媒体仍说他是疯子,「我不是在讲给大家听,我是在诓国民党的、骗国民党的」。
赖清德总统今(23)日公布《宪法诉讼法》,民进党团提出暂时处分与释宪,但新法生效宪法法庭恐开不成。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今表示,大法官剩8人,不足10人,当然无法释宪,国民党唯一的招都没有了,他们说会不会大法官受到民进党、总统影响,以8人去释宪,「这是绝对不可能」,大法官绝对非常中立,不可能介入任何政党。
立法院10日否决行政院提出之《宪法诉讼法》覆议案,立法院预计今(13)日将覆议案咨文送交行政院、总统府,赖清德总统最迟应在23日公布,新法最晚25日生效。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13日强调党团将依宪法诉讼法照程序提出暂时处分与释宪。对于新法生效后大法官如何受理?柯说,所有宪法诉讼和宪法上的解释,请国民党最强的学者出来跟他辩论。
民主走向失控,已经像一场新的瘟疫,在许多包括成熟和新兴的民主国家流行。连美国这样以其高度妥协、商谈的柔性民主,过去两百年给世界示范的一种难以复制的体制,曾几何时,暴徒攻进国会的电影情节都已真实上演。其他地区的民主典范,光芒也多黯淡,现在盛谈的,已经是民主失控的管理。正因其入也渐,其发也特猛爆,就看我们的近邻韩国,竟因政府陷入朝小野大的困境而一夕宣布军事戒严。我们有没有从中学到在民主政治难免的衝突中做好管理的问题?只看执政党大党鞭在抵制多数在野党所提三法,以及护航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失利后,已迫不急待的喊出解散国民党、改选立法院长,乃至对国民党民代全面发动罢免的主张,又如何让人放心?
由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信义企业集团、华冈法学基金会及元照出版公司共同主办的「民法百年论坛」,首场于12月10日于信义企业集团总部信义学堂盛大举行,吸引数百名法律界学者、专家及师生参与。论坛目的在于回顾民法的百年歷程,展望未来发展,展现文化大学在法学教育与人才培育的卓越贡献。
中华人权协会10日晚间举办45周年会庆暨人权贡献奖颁奖典礼,典礼上由前行政院长陈冲颁赠「社会服务人权贡献奖」予桃园仁爱之家,由董事长李建荣代表接受;李建荣呼吁,台湾明年就将进入超高龄社会,盼望有爱心的团体与人士,一同支持提升老人照顾的品质,让长辈享有尊严及人道关怀的老年生活。
现在到处都在谈民主体制的失败,包括英美和欧陆几个战后的民主典范国家,我们一下把调门拉高到大厦将倾,有没有太夸大?我只想很诚恳的指出,正因为地缘政治角色的急遽上升,外人对台湾民主的评价从冷漠到瞎捧,更需要我们自己尽可能不带立场的深刻内省。我们本来就还是一个不断犯错而不自知的新兴民主,而这几年体制运作的不断脱轨,谁敢保证一定不会从平缓上升曲线失速坠落,像许多新兴民主国家一样?
蓝白推国会改革法案,总统府、行政院、监察院、民进党立院党团声请释宪,东吴大学副校长董保城说,大法官应该会比照死刑宪法判决,明言合宪,但实际上设很多门槛,都不得罪,把问题抛回来。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廖元豪也认为,全数宣告合宪不给执政党面子,部分合宪、部分违宪会比较合理,但关键是罚则被判违宪就功败垂成。
由37名死囚共同声请的「废死释宪案」判决结果将在本周五出炉,社会各界均相当关注。中华人权协会与台湾审议民主协会今(18日)公布审议民主公民会议成果,调查发现,参与公民审议会议的公民,仍有8成以上反对废除死刑;主张废死者从17%大幅降为9.2%,未表态者由1.4%提升至10.6%。
国会改革释宪案6日将进行宪法法庭言词辩论,法界学者2日合办座谈会向大法官喊话,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李念祖直言,宪法法庭面对2个宪政机关遇到衝突时,应该保持中立,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机构,宪法法庭却认为三读法案违宪,这是「反民主的困境」。
国会职权修法释宪案,宪法法庭订8月6日言词辩论。中华民国宪法学会、台湾行政法学会,以及国民党智库,2日也合作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李念祖直言,宪法法庭面对两个宪政机关遇到衝突时,应该保持中立,面对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机构,宪法法庭却认为三读法案违宪,是反民主的困境。国民党立委翁晓玲也表示,部分大法官已如「裁判兼球员」,发言如政府的诉讼团队,罔顾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