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都兰诊所的搜寻结果,共11

  • 医疗走进部落家门 都兰诊所数位整合照护上线

    医疗走进部落家门 都兰诊所数位整合照护上线

    为提升偏乡医疗服务品质,台东都兰诊所获经济部产业发展署「数位医材跨域整合发展推动计画」支持,执行「Hybrid care at home资讯整合模式」,整合多项创新数位医材与智慧化系统,让偏乡急慢性病在宅照护更有效率、更精准。

  • 台东 东河乡民免奔波 牙医每周驻诊

    台东 东河乡民免奔波 牙医每周驻诊

     台东县牙医师8成集中于市区,其中鹿野、大武、达仁及东河等4乡甚至无牙医,为此,东河乡都兰诊所与市区全家牙医诊所合作,提供每周1次巡迴驻诊,当地居民不必再远赴30公里外的台东市就医,也成为当地唯一牙科,不过,由于牙科诊疗所需设备昂贵且难以移动,因此部分设备仍需外界支持。

  • 台东 到宅服务 全台首间农村医疗诊所开幕

    台东 到宅服务 全台首间农村医疗诊所开幕

     台湾在宅医疗先驱、都兰诊所所长余尚儒,因去年在台东县池上乡办理农业职灾健检,而萌生创立全台首间以农村医疗为主轴的「池上好诊所」,歷经1年多筹备,近日正式开幕,提供復健医学及行动医疗服务。余尚儒表示,期盼未来结合地方创生政策,打造宜居的乡村环境,减少人口外流。

  • 全台首间农村医疗诊所开幕 提供復健与到宅医疗

    全台首间农村医疗诊所开幕 提供復健与到宅医疗

    台湾在宅医疗先驱、都兰诊所所长余尚儒,有感于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在池上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梁正贤及各界支持下,经1年多筹备,创立全台首间专注农村医疗的「池上好诊所」,日前正式开幕,提供復健医学、行动医疗及远距医疗等服务。

  • 医病也医心 余尚儒打造台版款待之家

    医病也医心 余尚儒打造台版款待之家

     台东县都兰诊所所长余尚儒打造台湾版「款待之家」,将閒置老宅打造成在宅医疗大本营,每年举办「诊所祭」推广在宅医疗服务。宜兰县罗东镇维扬诊所负责人陈英诏拥有全台少数专职在宅医疗团队,执行急症治疗同时陪伴家属、病患勇敢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 健保在宅急症照护 打抗生素免住院

    健保在宅急症照护 打抗生素免住院

     健保署今年7月1日起推动「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画」,目前全台共有162个照护小组,让肺炎、尿路感染或软组织感染而需要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患,可以选择留在家里或照护机构内接受治疗。80岁潘伯伯家住台东县长滨乡,8月中旬出现血尿送医并诊断为尿路感染,但住家到市区车程要2小时,经评估在家治疗,每日护理师亲自到宅照护,并在医师视讯指示下施打抗生素,6天后病情顺利改善。

  • 远距医疗结合急症照护 台东翁尿路感染「在家住院」6天康復

    远距医疗结合急症照护 台东翁尿路感染「在家住院」6天康復

    为提升就医可近性,健保署7月1日起实施「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画」,目前全台共有162个照护小组可提供在宅急症照护服务。住在台东县长滨乡的80岁潘伯伯因高血压、行动不便,是居家医疗照护对象,8月中旬出现血尿送急诊,诊断为尿路感染,但住家距离市区车程要2小时,经评估在家接受治疗,6天后病情获得改善。

  • 科技辅助居家医疗 监测数据传入手机 病患家属:我很安心

    科技辅助居家医疗 监测数据传入手机 病患家属:我很安心

    健保署将推动居家医疗的改革,导入科技工具,实现在宅住院的目标。由于国内给付条件尚未到位,在正式试办以前,仅有零星医疗机构试行,台东的都兰诊所就是其一。56岁的林先生,照顾失智妈妈7年,因就医不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接受居家医疗,诊所医师导入科技工具,为妈妈远端监测呼吸、血氧,数据直接传入医疗团队Line群组,他感到非常安心。在医疗团队照护下,妈妈也在家中安然走完人生最后一哩路。

  • 都兰诊所祭7周年 石崇良高歌快乐天堂

    都兰诊所祭7周年 石崇良高歌快乐天堂

    台东都兰诊所是全台第1间以「在宅医疗」为运作核心的诊所,开业以来每年举办「诊所祭」活动,宣传推广在宅医疗及相关服务,今年以「一起来欢唱」为主题,邀请社区居民、病友家属同乐,健保署长石崇良也开金嗓展歌艺。

  • 「在宅急症照护」感染症先行 最快明年第2季试办

    「在宅急症照护」感染症先行 最快明年第2季试办

    将推动居家医疗的改革,其一突破性作法是开放在宅急症照护。过去居家医疗适用对象都以稳定的慢性病患为主,但这些患者中,最常因感染问题后送医院。健保署长石崇良预告,第1阶段将开放感染症的患者在宅住院,让抗生素、输液、输血都能在宅执行,预计最快明年第2季试办,预算约7亿左右,预估1年约1万人次受惠。为提供民眾诱因,急性病房住院部分负担,30日内负担的比率为10%,而在宅住院的部分负担则会压在5%,每年支付的自付额上限也将低于8万元。

  • 居家医疗将改革 药物开「长效」、有条件开放家属侵入性处置

    居家医疗将改革 药物开「长效」、有条件开放家属侵入性处置

    台湾即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口将破2成,对医疗照护是极大的挑战。面对人力不足、人口老化,健保署将推动居家医疗改革,从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急性的感染症,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疗护,通通在宅执行。健保署长石崇良说,为促成在地安老目标,未来将整合整个社区的资源,导入远距医疗、穿戴式装置辅助。由于医护人员无法经常上门,药物的开立将以长效为主,也开放家属、照服员在训练后,执行侵入性处置。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