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释宪案的搜寻结果,共586笔
新修的《宪法诉讼法》规定,大法官对于声请释宪的案件进行评议及裁判,参与评议的最低人数为10人、做出违宪宣告判决的可决人数为9人。但目前因为立法院两度全面否决新任大法官的被提名人选,导致大法官人数不足(目前只有8位),因此不达法定人数,宪法法庭等于实际上瘫痪。
死刑存废相关议题备受各界关注,近来因昔日质询内容被改编为「没出息」成神曲的民进党立委王世坚,日前质询法务部长郑铭谦时,因不满执行死刑进度,又连发金句炮轰,怒呛废死人士「假仁假义,欺世盗名」, 还质疑郑铭谦:等36位死刑犯执行完,可能「我们都作古了」、「我们会死得比他们早,这对吗」!影片曝光后已有近70万人次观看,网友大讚坚哥敢讲真话。
民进党立院党团日前对国民两党新修正的《宪法诉讼法》声请释宪案,宪法法庭裁定受理。但现有的8位大法官对于是否可以做出评议及裁判,有不同立场。蔡宗珍、朱富美、杨惠钦3位大法官认为,新法规定评议需达10人门槛,现人数不足,依法不得开庭评议。但吕太郎等4位大法官认为,若《宪诉法》的规定已导致大法官行使职权被封锁或阻碍者,大法官即不应受其拘束。法界人士廖震直言,他真的吓到,宪法法庭不依《宪诉法》,哪来的程序正义?不依据法律,要依据什么?
赖清德总统就任后,2次提名的7位大法官都在立法院审查时被封杀,不光在野党有意见,连执政的民进党立委们对部分人选也不支持,究其因是前司法院长许宗力等人,赶在大法官任期届满前,火速将蓝白立委通过的国会改革法案判决违宪,这也让本应立场超然的大法官们卷入政治纷争,连同被提名的大法官都无辜受害,台湾司法沾染「政治顏色」,让人民质疑沦为政治打手。
114年宪裁字第75号裁定不同意见书,4位大法官在受理与否外,特别表达「大法官行使宪法解释权不可一时或缺」,应儘速进行实体判决,不受宪诉法的限制等等。
114年宪裁字第75号裁定不同意见书,4位大法官在受理与否外,特别表达「大法官行使宪法解释权不可一时或缺」,应儘速进行实体判决,不受宪诉法的限制等等。
立法院民进党团柯建铭总召、党团干事长吴思瑶等51立委,及行政院、监察院认为2025年总预算违宪,声请释宪,宪法法庭已受理,但因目前8大法官无法作成违宪判决,吕太郎大法官19日借由一起偽造有价证券释宪案的不受理裁定,提出不同意见书,批评立法机关可以透过制定或修正不符合宪法的宪诉法,封锁或阻碍大法官职权的行使,掏空大法官的宪法解释权,摆脱宪法对立法院议决的一切法律案(含预算案)的控 制,使宪法的最高法位阶性落空,立法院通过的法律反居于实质上最高法位阶的严重后果。
针对新版《财划法》争议,行政院长卓荣泰会见县市首长「把帐算清楚」。表面上看,《财划法》之争的问题核心在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但实际关键则在于朝野争权和背后的选举考量算计。《财划法》如同屠龙刀「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但在朝野都争相抢当执刀人的情况下,无论中央和地方面对面再多次,注定都只是没有结果的争辩。
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8日完成交保手续后步出法院,他强调这是一场冤狱,并喊话赖清德总统「好好想想吧!」对此,国民党立委赖士葆表达认同,痛批赖全心搞政治;涉嫌诈领助理费遭起诉的绿委林岱桦也喊话,司法检调应迅速回应赖总统对司法改革的诚意。
财政收支划分法2024年刚完成25年来首度修法,调整幅度前所未见,但除了行政院对此提出释宪案,近期财政部公布115年度统筹分配款,也引发地方不满,十个地方政府认为获配数低于设算数,也有地方不满分配到的款项低于其他县市高呼不公平,加上后续还有主计处补助款,及普通345亿元无法完全分配的问题待解,新版财划法陷入父子骑驴的窘境。
赖清德总统5日宴请绿委,会中将关税、大罢免以及风灾喻为3只黑天鹅。不过自家前立委林浊水不埋单,直言比黑天鹅更可怕的是赖清德没提到的「灰犀牛」,就是指「宪政体制欠缺解决朝小野大行政立法僵局机制的困局」。在野党也认为,当初赖清德在大罢免大失败后说要4个优先,但到头来仍是政治优先,最该解决的就是朝野分歧,但端看行政院的释宪案都不愿意撤,就知道赖清德还想继续对抗。
内阁小改组后的新任阁员1日走马上任,总统府也宣布调整国安团队,延揽曾担任过驻美代表处政治组长的赵怡翔、总统府言人李问出任国安会副秘书长。显然,这波改组「年轻化」和「对外沟通」成为调整重点,但仍离不开「同温层找人」,要想就此化解当前国内外困境恐怕很难。
行政院虽照新版《财政收支划分法》编列明年度的地方统筹分配款,但同时也想透过一纸公文,就把中央负责的事权转为地方自治,包括学校电费、公有建设耐震改善经费等,立刻引发地方跳脚。卓揆昨说要与地方首长讨论事权,但别想再以上对下的传达,死守大水库,再度挑起中央与地方的战争,让民生政策又成政争筹码。
赖清德总统去年上任之初,以「AI行动内阁」为号召,大罢免大失败后,「AI行动内阁2.0」调整上路,仅撤换当初以专业挂帅的阁员,意识形态「超群」的首长却稳如泰山。除了频频挑战「台独红线」的内政部长刘世芳、禁止两岸学子交流的教育部长郑英耀外,政院发言体系更是政策传达频失焦,只会不断跳针或神隐,连民进党团都难掩不满。
美国在台协会AIT昨天25日晚间,罕见贴出处长谷立言上周拜会部长顾立雄的照片,随后也公布25日与5与5名国民党立委见面的照片,触及国防预算。被问到AIT两张照片主动释出的解读,民进党国防委员会立委王定宇今接受民进党直播节目接受主持人韩莹专访时提到军人加薪一事表示,利用薪资报酬分化三军统帅和军人之间的情感,只会伤害国安。
大罢免遭最新民意完封,赖政府决定内阁改组,在行政院长卓荣泰多次请辞遭慰留确定后,除经济部长、数位发展部长确定走人;内政部长刘世芳、交通部长陈世凯、农业部长陈骏季则留任之外,争议多的文化部长李远、环境部长彭启明也都可望留任。据悉,因接任人选难找,也影响此波内阁改组幅度。
行政院21日通过中央政府总预算案,但未将立法院三读通过的军人待遇调整及警消退休条例预算编入;民进党立法院党干事长吴思瑶今(22)日表示,35年前立法、行政及司法都是国民党人,但当时立法院针对某一特定公务人员所提的追加年终奖金案,仍被国民党主导的大法官会议判定违宪,所以《宪法》没有顏色。
行政院政务委员林明昕率领的政府团队被韩方指控「外交失礼」,林口头上虽表达歉意,却反指对方在书面和社群媒体上做出截然不同反应,让他感到诧异。林办甚至将此事甩锅到在野党删冻预算,不仅危机处理不及格,更加剧韩方对台湾的负面观感。
昨(10日)有媒体爆出,行政院长卓荣泰规划于21日院会通过明年度约3兆元的总预算案,还有政院已经启动军公教加薪相关作业,引发外界关注。对此,民进党立委吴思瑶今(11日)对此则是表示,自己并未有军公教加薪的讯息,该讯息还有待厘清。
民进党51位立委及行政院分别就2025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声请释宪,宪法法庭8日公布已评决受理,另先前绿委针对《宪法诉讼法》部分条文,及监察院因被删减今年度预算部分提释宪,也都经现有8位大法官过半数同意受理,加上这两案,目前已有4件高度政治性的释宪案获宪法法庭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