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重症医学的搜寻结果,共125

  • 预测巴金森氏症比手抖更早 「转身变慢」可提前8.8年

    预测巴金森氏症比手抖更早 「转身变慢」可提前8.8年

    德国基尔大学研究发现,转身变慢这个动作,竟能提前8.8年预测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胸腔暨重症医学科医师黄轩表示,转身对神经系统而言,是比直线行走还难的动作,可在患者明显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经系统异常,若能早期发现,有助于延缓疾病恶化。

  • 台大虎尾院区 医疗大楼11月动工

    台大虎尾院区 医疗大楼11月动工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收治急、重、难、罕症的医疗量能亟待扩充,台大医院4年前规画扩建虎尾院区二期工程,医疗大楼下个月终于将率先动工,经费约89亿元。台大云林分院长马惠明表示,未来斗六、虎尾两院区将以双主轴发展,其中虎尾院区将成为云林的「医疗灯塔」。

  • 台大虎尾医院二期下月动工 预计2029年启用

    台大虎尾医院二期下月动工 预计2029年启用

    台大云林分院收治急、重、难、罕症的医疗量能亟待扩充,规划多年的虎尾院区二期工程,终于确定将于下月率先动工医疗大楼,总经费达87亿元。台大云林分院长马惠明表示,未来斗六、虎尾两院区将以双主轴发展,其中虎尾院区将成为云林的「医疗灯塔」。

  • 余忠仁爱重训、TRX 每周运动90分钟

    余忠仁爱重训、TRX 每周运动90分钟

     台大医院新任院长余忠仁,不仅是胸腔科、重症医疗专家,私下也是一名运动好手。他挺过SARS、新冠疫情,帮助过重症患者解决疑难杂症,但高压的生活并没有压垮他。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周都要求自己至少运动90分钟,重训、TRX都是他的热爱项目,平日则靠走动,维持活动量。赖清德总统推动健康台湾的其中一项目标,是2030年增加141万身体活动人口,他也勉励民眾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 「铲子超人」注意!医:不戴口罩恐重创肺 甚至致癌

    「铲子超人」注意!医:不戴口罩恐重创肺 甚至致癌

    花莲风灾后,各地志工前往灾区支援重建,其中不少人被称为「铲子超人」,挥汗剷土、搬运瓦砾,场面令人动容。不过,医师提醒,在满是尘土与碎屑的环境工作,若没戴口罩,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让气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化,志工们务必要做好防护,若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

  • 公费医师名额陷僵局 医界警告关键科别人力危机

    公费医师名额陷僵局 医界警告关键科别人力危机

    中山、中兴、清华大学等三校学士后医学系,在公费医师计画不续办后,名额陷入僵局,教育部近日与医学院院长开会盼其他学校释出名额,但未获共识。中山大学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强烈期盼政府持续公费医师制度,发展符合未来医疗需求的教学与临床训练,协助国家稳定补足关键领域医师人力缺口。

  • 男友「偷吃」惹祸 女染梅毒入侵脑

    男友「偷吃」惹祸 女染梅毒入侵脑

     我国梅毒病例连5年上升!一名30岁女性,出现头痛、掉髮,就医确诊为二期梅毒,且已侵入脑部神经,一查竟是男友在外「偷吃」惹祸。医师提醒,即使自认有固定、忠实伴侣,也应遵守安全性行为及相关保护措施。

  • 30岁女头痛掉髮竟是梅毒!男友偷吃害惨她 医:已侵入脑部神经

    30岁女头痛掉髮竟是梅毒!男友偷吃害惨她 医:已侵入脑部神经

    掉髮竟是感染梅毒!一名30岁女性,只有男友一名固定性伴侣,近日出现头痛、掉髮现象,就医竟确诊为二期梅毒,且已侵入脑部神经,且感染源竟来自男友在外「偷吃」。医师呼吁,即使自认是「忠实性伴侣」,仍应遵守安全性行为及相关保护措施。

  • 7月谢幕的名人

    导演 叶金胜(82岁)、昆虫学家 陈维寿(94岁)、木匠大师 许汉珍(96岁)、消防员 张敬谦(36岁)、消防员 吴恩硕(37岁)、撞球选手 张荣麟(40岁)、排湾族文化保存者 江清坤(83岁)、台银人寿副总 陈宏杰(64岁)、顏清标父亲 顏怀(94岁)、工艺家 许来富(87岁)、重症医学会理事长 高国晋(59岁)、台电工程师 李元瀚(36岁)、敏盛医疗集团副总裁 张云(80岁)

  • 男子吹冷气突咳嗽发烧「逾2年没清洗」感染1病菌併发肺炎

    男子吹冷气突咳嗽发烧「逾2年没清洗」感染1病菌併发肺炎

    进入夏季后,每天气温不断攀升,也越来越多家庭使用冷气对抗炎热,却往往忽略冷气的清洁。最近大陆杭州有一名年轻男子吹冷气后咳嗽又发烧,就医检查发现感染退伍军人菌併发肺炎,一问之下才得知他家中冷气超过2年没清洗,医师示警,冷气长期不清洗内部恐生长大量病菌。

  • 名医遭撞死 北市急改善路口

    名医遭撞死 北市急改善路口

     卫福部桃园医院外科主任、乳癌名医周佳正19日行经台北市罗斯福路、爱国西路口,走在斑马线上被公车撞死,北市交通局21日到现场会勘后,研议尽快朝退缩行穿线、增设庇护岛等方向改善,同时要求北市公运处严格督导公车业者,落实驾驶停让行人措施。

  • 名医高国晋离世 苏一峰曝「他当年抛出橄榄枝」 嘆胸腔重症痛失2前辈

    名医高国晋离世 苏一峰曝「他当年抛出橄榄枝」 嘆胸腔重症痛失2前辈

    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理事长高国晋昨(20)日传出离世的消息,让各界都相当震惊、悲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发文表示,高国晋在重症上救人无数,学术上也尽力提携后进,更是台湾治疗大白肺ARDS数一数二的专家。他也分享了过去跟高国晋相处时的情况,并悲嘆北荣胸腔部呼吸治疗科主任柯信国也是在今年过世,台湾两名胸腔重症前辈接连殒落。

  • 高国晋推动重症医学制度!重症医学会吊念:秉承遗志

    高国晋推动重症医学制度!重症医学会吊念:秉承遗志

    林口长庚医院教授级主治医师、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理事长高国晋昨(20)日辞世,享年59岁,消息曝光后引发各界热议。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今(21)日发布吊念新闻稿,向高国晋家属致上慰问与追思,同时也强调会秉承高国晋遗志,「各项会务发展不受影响」。

  • 重症名医高国晋猝逝 疾管署感念:对防疫贡献良多

    重症名医高国晋猝逝 疾管署感念:对防疫贡献良多

    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医院教授及主治医师高国晋,昨日传出猝逝消息,享年59岁,震惊医界。卫福部疾管署今发布声明指出,高国晋医师长年协助防疫工作,贡献良多,是新冠重症医疗照护品质提升的推手,感念高医师的专业奉献、仁心典范。

  • 重症名医高国晋猝逝 卫福部司长感佩:始终坚守第一线

    重症名医高国晋猝逝 卫福部司长感佩:始终坚守第一线

    林口长庚医院教授级主治医师高国晋昨天(20)传出猝逝消息,享年59岁,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也在官网发布讯息表示哀悼。卫福部官员表示,高国晋是台湾目前极少数肺臟移植的内科重症照护专家,一直在加护病房第一线执行临床照护工作,令人感佩,去年得知他装了支架,听到他过世的消息非常不舍。

  • 家里「吧唧」太多!妹子中毒送医 专家示警:恐释放有害物质

    家里「吧唧」太多!妹子中毒送医 专家示警:恐释放有害物质

    「家里『吧唧』太多女孩深夜中毒送医」相关词条近日衝上大陆微博热搜。随着二次元文化流行,不少年轻人热衷收藏周边产品。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凌晨被救护车送医的经歷。当事人称,自己被急救是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徽章),在半夜突发不适,让大批二次元迷们直呼「破防」。

  • 长庚名医高国晋惊传「办公室昏厥倒地」急救不治 享年59岁

    长庚名医高国晋惊传「办公室昏厥倒地」急救不治 享年59岁

    林口长庚医院教授级主治医师、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理事长高国晋惊传今(20)日辞世,享年59岁。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在官网公布高国晋逝世消息,高国晋长年致力于急重症医疗及韧性计划,「我们沉痛哀悼」。

  • 司法人员跟柯文哲有仇?   陈佩琪嘆:说不定你们也需用叶克膜

    司法人员跟柯文哲有仇? 陈佩琪嘆:说不定你们也需用叶克膜

    民眾党前党主席柯文哲自去年9月被羁押禁见至今,台北地院将在15日召开延押庭,但民眾党主席黄国昌14日感嘆,虽然早已没有关押柯文哲的理由与必要,但从迄今检察官不断自打脸、法官忙救援的「审检联手」来看,很难乐观。对此,柯妻陈佩琪表达「心情盪到谷底」,并质疑柯文哲跟司法人员有什么仇,「不好你们的亲人曾受叶克膜的救治,自己未来也可能需要用到叶克膜也说不定」。

  • 韧性医药整备计画   林静仪:监测机制确保药品稳定供应

    韧性医药整备计画 林静仪:监测机制确保药品稳定供应

    为因应我国面对颱风、地震、复合式灾难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影响,立法院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今(19)日举行「台湾韧性医药整备计画」公听会;卫福部次长林静仪表示,卫福部整合国防部军医局、内政部消防署,自2024年推出「韧性国家医疗准备计画4年期计画」,除增办医疗人员、民眾的训练外,也提出监测机制确保药品稳定的供应。

  • 台湾梅雨季几月?持续多久?身体排湿、居家防霉对策必看

    台湾梅雨季几月?持续多久?身体排湿、居家防霉对策必看

    在台湾,梅雨是仅次于颱风的重要水资源,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分之1。关于台湾梅雨季月份、成因、持续时间,以及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身体排湿方法与居家防霉对策,一次完整整理。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