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间质瘤的搜寻结果,共08笔
健保署19日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订30项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纳入给付,包括7类癌症单基因检测、HBcrAg检测等,预估一年约6.6万人受惠。其中,最昂贵的项目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尾崎式手术,病患可省下约12万~47万费用。
健保署共拟会议26日通过单基因检测给付,包含大肠直肠癌、黑色素瘤等4实体癌,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3血液肿瘤,都将纳入健保。健保署长石崇良说,5月给付的次世代基因定序,为多重位点检测,而这些肿瘤只需要检测单一位点,就能用药。纳入健保后,预计将有逾9000人受惠,12月上路。
健保署共拟会议26日通过单基因检测给付,包含大肠直肠癌、黑色素瘤等4实体癌,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3血液肿瘤,都将纳入健保。健保署长石崇良说,5月给付的次世代基因定序,为多重位点检测,而这些肿瘤只需要检测单一位点,就能用药。纳入健保后,预计将有逾9000人受惠,12月上路。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价格高昂,不少癌友无法自行负担,难以找到合适标靶药。健保署19日带来好消息,确定5月1日起将NGS纳入给付,涵盖的癌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癌、胰臟癌、血癌等,预估每年约2万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经费则需约3亿元。此次的给付,象徵着接轨癌症精准医疗趋势。
苗栗50岁何姓男子,因长期出现上腹部疼痛、噁心、呕吐,至卫生福利部苗栗医院肠胃肝胆内科就医,经内视镜、病理切片检查报告显示为间质瘤,进而转介外科医师陈雁捷诊治,安排电脑断层、血液等综合检查,发现胃内有溃疡病灶及约10 公分肿瘤,周围有小淋巴结。经陈医师专业评估与诊断,疑似为罕见胃间质瘤,再经医病共享决策深入沟通讨论后,患者在部苗完成腹腔镜楔形胃切除术,并在术后配合口服标靶药物辅助治疗,稳定控制病情,顺利重返职场。
健保署21日公布,共拟会议通过健保署提案,开放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给付。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NGS将分为3种类别定额给付,包括BRCA-1及BRCA-2、小套组、大套组,分别给付1万、2万、3万点,最快下周预告、5月上路,每年2万人受惠。
癌症是国人十大死因之首,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NGS),可帮助病人精准找到对应药物。健保署6日召开专家会议,决议针对19种癌别,每人终身给付一次,并根据检验基因位点数量,分为1万、2万和3万元定额给付,若有差额则由民眾自费,预计每年编列9亿元预算,至少3.1万名患者受惠,最快5月1日上路。
癌症是国人十大死因之首,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NGS),可帮助病人精准找到对应药物。健保署今天(6)召开专家会议,决议针对19种癌别给付,依照检验基因位点数量,分为1万、2万和3万元,若有差额则由民眾自费。预计每年编列9亿元预算,至少3.1万名患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