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治病虫害的搜寻结果,共16笔
七夕情人节将至,农业部农粮署今(26)日携手7-ELEVEN、圣德科斯及香蕉产业策略联盟,共同举办「蕉心传意 甜蜜传递」记者会,宣布即日起在全台逾7100家7-ELEVEN门市推出「传情香蕉」,消费者可在香蕉上亲手写下祝福或情意,成为独特的情人节礼物。
每年7至8月,苗栗县进入一期稻作收割期,过去不少农民为求方便,惯以露天焚烧方式清理稻草。随着空气污染防制法禁烧条文上路,苗栗县环保局表示,强化巡查并推广替代方案,农会也积极发放稻草分解菌及设置领用站,盼降低露焚比例。
大陆央视报导,中国大陆粮食生产进入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科技赋能,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各地出现希望的田野。
高雄瓜果产业再添亮点!在高雄市政府农业局的辅导下,祥鹤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携手农友种苗公司,试种多款新品种瓜果,最终「天使」洋香瓜凭藉其白里透橙的外观与清甜爽口的口感脱颖而出,今年底,合作社将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消费者品尝这款高品质的优质瓜果,为市场带来新选择。
2021年全台大乾旱,不少农民1期稻作几乎颗粒无收,新竹县湖口乡青农叶信鹏试种新品种桃园5号,证实可比一般稻种晚半个月插秧,避开农业用水高峰期。叶信鹏说,桃5可调配种植、早熟,但抗病性不好,传统老农接受度不高。
国立清华大学梅园是纪念前校长梅贻琦精神的重要地标,但园内的老梅树却得了俗称「日烧病」的枝干沟腐病,面临生存危机,为挽救精神地标老梅树,清华大学24日与台湾老树救援协会合作启动「梅园医疗保育与栽培计画」,将以水刀土壤穿孔技术,为老梅树恢復新生。
国立清华大学梅园是纪念前校长梅贻琦精神的重要地标,但园内的老梅树却得了俗称「日烧病」的枝干沟腐病,面临生存危机,为挽救精神地标老梅树,清华校友、上纬投控董事长蔡朝阳慷慨捐助,清华大学与台湾老树救援协会合作启动「梅园医疗保育与栽培计画」,将以水刀土壤穿孔技术为老梅树恢復新生。
南投县国姓乡枇杷在去年10月开花期,疑因气温高温如夏,枇杷一开花就乾枯掉落「消蕾」,导致无法授粉,一至二期都没有结果,预估枇杷恐减产3成以上,国姓乡长邱美玲邀立委马文君等人勘灾。马文君说,经过实地会勘,灾损状况已达农业天然灾害救助标准,将请农业部尽速通过认定,弥补农友的灾害损失。
南投县国姓乡枇杷在去年10月开花期,疑因气温高温如夏,枇杷一开花就乾枯掉落「消蕾」,导致无法授粉结果,一至二期都没有结果,预估枇杷恐减产三成以上,国姓乡长邱美玲邀立委马文君等人来勘灾,盼农业部尽速通过认定,弥补农友的损失。
台湾凤梨释迦虽在2年前恢復外销大陆,但仍易因农药残留及病虫害问题遭退运,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研究出能维持果品、採收后达零检出的病虫害用药流程表,对于国外及药检严格的欧盟市场更具优势。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外销量虽逾2000公吨,但有果农无奈指出,受去年颱风及关税影响,产量及价格不如以往。
台湾主力番薯「甘藷台农57号」明年命名发表70周年,农业试验所嘉义分所协同台湾甘藷产业策略联盟25日推出「台农57号时光迴廊」特展,诉说这个有代表性的番薯的故事及产业演变,向育种研究先贤致敬,也期待未来番薯产业更蓬勃发展。
百香果可鲜食,可加工,具多元价值,农业试验所为了改善百香果农药残留状况,近年辅导埔里大坪顶22名百香果农响应综合管理技术运用,推广友善农法,有效减少6成以上农药用量,每公顷成本还省约1万元,30日举行成果发表,盼更多农民加入,扩大栽种面积,让产业永续。
农业部第7届百大青农名单中,两名新北青农洪柏榕、李昌峻也获选,洪柏榕为北台湾第1位以有机笋农获选百大青农的人,而李昌峻经营有机茶园,还成为台湾首家通过国际认证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场,亮眼成绩让新北市长侯友宜大讚:「杰出青年」。
时序入夏,烈日炎炎,不只人怕晒黑,果树也怕晒伤,台东地区释迦农趁着果树剪枝期,在枝干上喷洒轻质碳酸钙调制而成的防晒溶液,乍看之下,宛如皑皑白雪覆盖。台东区农改场表示,碳酸钙具良好防晒力,可预防树皮开裂,且不影响食用风味。
台湾近日食安风暴不断,为让食农教育向下扎根,台中大里区农会偕瑞城国小师生今(13日)到瑞风无毒农场进研习,72岁的场长叶秋风解说农场内蔬果无毒栽培要领、生物防治资材等等,小朋友们开心下田採小蕃茄,个个满载而归,虽然汗流浃背,但都觉得新鲜有趣,也体验了农民的辛苦。
近年入冬后让蜂农头痛不已的蜂蟹螨今年持续危害,彰化县政府今年首度採买防治蜂蟹螨用药,将透过各乡镇市农会发送,发放对象为2023年在县内有申报养蜂登录的蜂农计116人,蜂箱数约1万8500箱,肴望透过药剂补助,加上蜂农配合于适当时期强化防治,减少蜂蟹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