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预防医学研究所的搜寻结果,共14笔
我国40至49岁大肠癌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公费大肠癌筛检年龄为45~74岁,台大公卫学院研究指出,若从40岁开始筛检,可让发生率下降21至25%、死亡率下降34至39%,呼吁将大肠癌筛检年龄提前至40岁,并建议依风险分级採精准筛检,避免偽阴、偽阳性问题和浪费医疗量能。
国内流感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统计显示,A型H3N2已超越H1N1,成为社区主要流行病毒株。台大学者提醒,H3N2不仅变异性高,重症风险也比H1N1高,今年的流感季呈现双病毒株共存,民眾对H3N2的免疫保护力相对不足,若要有效预防疫情,疫苗覆盖率必须达到七成以上。
蒋中正总统时代设立中科院,有一说目的是为研制核武,在新北市三峡的国防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与中科院生产飞弹的系统制造中心,及中科院已裁撤的核研所地理位置紧紧相邻,从核生化研发至载具研制「一条龙」,但消息被美国得知,派员来台拆除所有核武研究设备。
夫妻身心健康密不可分!一项涵盖台湾500万对配偶健保资料的跨国研究显示,配偶之间同时罹患精神疾病的机率,比任意两人高。专家指出,两者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等共同原因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提醒,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的配偶更多心理支持。
国泰人寿13日发表《2025国泰人寿保户健康年报》,研究显示,每日健走达7,500步的保户,住院医疗发生率减少25%。由于导致生命年数损失的两项坏风险,分别是「心理健康」与「事故伤害」,因此今年起销售的健康险全数纳入外溢机制。
疫情解封,全球近年掀起旅游热,但随着免疫负债效应作祟,再加上人潮汹涌,各种病毒、细菌随之炸裂,其中不少旅客喜爱的日本,更因此成为「重灾区」,从年初的流感、新冠,到最近的诺罗病毒、麻疹、百日咳,而性接触传染的梅毒、M痘也颇为猖獗。
台湾大学今(26)日举行「113学年度各类奖学金颁奖典礼」,会中总共颁发14项奖助学金项目,校方感谢社会各界浥注资源,让学子能够发展潜能,并让经济弱势学生得以专心致力于学业,除了致赠感谢状予校外设奖单位,并颁发各类奖项表扬共85位学生领奖代表(含4组团体)及3位论文指导教授。
我国今年11月超额死亡率趋缓至2%,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稳定状态,但专家指出,目前仍受到「长新冠」影响,带来延伸性超额死亡。医师提醒,约有2成民眾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新冠后遗症,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建议透过接种疫苗预防。此外,新冠疫情后,全球约20%、8.46亿人感染生殖器疱疹,每年新增感染人数达4200万人。
为强化生物防护应变队实战量能,卫福部疾病管制署与国防医学院昨日签定合约,由国防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规划与办理生物防护应变队相关训练及认证课程,目前已培训出4员採检官,并有48人获得生物防护认证,皆已分派至全国6区管制中心,强化公卫应变能量。
疾管署为国内生物防护应变权责单位,面临疑似生物恐攻事件时,立即出动採检、清消,降低恐攻危害、消弭国人恐惧。疾管署今(25)日首度与国防医学院签订正式代训契约,运用预防医学研究所专业师资,及随採随验筛检、无人机技术高科技设备,成立崭新生物应变防护队,提升我国生物防护后盾。
今年境外登革热疫情严峻,又疫后出国风气盛,为阻绝登革热疫情一触即发,台南市4月起陆续号召109家诊所加入定点医师监测通报计画,4月至7月13日共通报2537例,揪出1例新加坡返台确诊个案,阻绝疫情进入社区的风险,公卫、媒蚊专家也盼能推广到其他县市。
台南去年本土登革热确诊逾2.1万人,至今年3月6日解除本土疫情以来,迄仍维持零本土病例,但已有10例境外移入,其中3例在机场发现、6例在诊所就医未查进入社区,但很快就住院隔离,1例是4月启动定点医师监测计画后即时通报。目前仅台南这么做,专家也盼「台南经验」能推广到其他县市。
新冠肺炎再度卷土重来,近期确诊人数暴增,根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检出变异株中仍以JN.1为多,但占比下降,KP.2、KP.3占比略升,其中KP.2的传播力是JN.1的1.2倍,免疫逃脱能力更强,具备成为主流变异株潜力,《中时新闻网》整理KP.2变异株5大QA一次看懂。
台南市登革热1日新增25例确诊,累计病例数2万1173例。登革热防治中心主任苏世斌认为,先前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金传春曾经提醒,如果让带病毒的斑蚊幸存,恐重蹈2001至2002年高雄市跨年流行的情况,次年的病例数会更多,请市民务必配合市府防疫措施,彻底落实「巡、倒、清、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