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剂量的搜寻结果,共232笔
现代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会将姜黄入菜。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指出,姜黄含有姜黄素,能降低身体发炎反应,将姜黄融入饮食无妨,但料理用的姜黄,姜黄素含量不稳定,与临床所用、含量明确的萃取物,两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远,加上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想藉由吃姜黄保健,应先谘询医师的意见。
晟德集团旗下新药研发公司顺药(6535)昨(27)日再度说明创新中风治疗新药LT3001中国大陆二期临床数据及多国多中心二期试验结果,没想到,市场仍旧不买单,今(28)股价跳空开低,盘中曾一度跌停板,随后虽然打开,但跌幅仍逼近9%。
不少人都有拔智齿的经验,对于伤口渗血、疼痛、肿胀等情形都不陌生。牙医师提醒,拔牙伤口癒合需要6到8周,尤其前3天是关键修復期,建议适度冰敷,但避免使用吸管、大力漱口,更不能剧烈运动、泡热水澡。
「拔智齿」是许多人难以下定决心的课题,常有患者问「智齿一定要拔吗」?牙医师分析,如果智齿有完全长出,不一定需要拔除,但许多人有「阻生智齿」,容易导致食物残留、细菌孳生,后果难以预料,轻则牙龈肿痛,重则蜂窝性组织炎,严重恐危及生命。
秋冬气温溜滑梯却也让心血管疾病风险逐渐攀升,中华民国心臟科医学会与台湾感染症医学会携手「感心连线」,发表《成人疫苗接种共识》。呼吁有三高、心血管病史、接受心臟病治疗的民眾,应及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后引发心肌梗塞或中风等併发症的风险。
「光辉十月」的出国旅游与商务人潮攀升,适逢连假在即,预料将有新一波出入境人潮高峰。邻近亚洲国家的流感疫情正快速升温,公卫专家提醒,民眾出国前,最好「超前部署」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19至49岁非公费疫苗族群,应先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中幼童与长辈。
流感疫情持续升温,根据疾病管制署最新资料显示,2025年第40周(9/28-10/4)统计资料显示,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突破15万人次,疫情明显处于高原爆发期。虽第41周(10/5-10/11)因连假部分门诊休诊,全国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仍高达13万7千余人次,显示病毒传播快速,社区流感传播链尚未有效阻断,疫情恐将持续处于高点。
根据调查发现,孩童是家中流感最主要的「病毒散播者」,而长者则是重症及死亡的高风险族群!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流感重症死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随科技发展,已有传统的「鸡蛋型」以及「细胞型」、「鼻喷型」与「免疫加强型」等新式流感疫苗,医师提醒应依照不同年龄、身体条件状况,挑选合适疫苗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高雄市林姓男子带着爱犬「多多」到三民区一家动物医院就医检测,兽医师施打DPO造血针后,「多多」于一周内病逝,林男质疑兽医师注射药量过高造成爱犬铁中毒,并指控兽医窜改纪录掩盖责任。高雄地方法院审理后,认为林男无法证明剂量异常或医疗纪录造假,且过往「多多」在其他动物医院曾打过更高剂量的造血针未出现异状,判决兽医师无罪,全案可上诉。
印尼今年8月出口至美国的一批虾子遭验出放射物质铯137污染。印尼虾农协会3日表示,遭污染的产品来自首都雅加达附近一处工业区。印尼官方周三(8日)说明,此案的特调小组彻查该工业区厂家发现,多达22处工厂遭铯137污染。官方此前在距离冷冻虾业者厂房2公里的一家公司厂内发现700公斤废金属,可能就是污染源头。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报到,感染症医学会7日与朝野立委共同呼吁民眾尽速接种疫苗,并公开支持免疫加强型流感疫苗纳入公费,以提升65岁以上长者的保护效果。疾管署署长罗一钧宣布,明年将新增採购2款免疫加强型疫苗,约20万剂,优先提供高龄长照机构住民公费接种。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报到,10月1日公费流感疫苗甫开打,接种数就创下新高。为提升民眾更好的保护力,疾管署长罗一钧表示,明年将新增採购2款免疫加强型疫苗,优先用于长照机构长者公费接种,提升高龄族群的保护效果。另为鼓励第一线人员,已编列预算,预计明年起将疫苗接种处置费从100元提升至150到200元。
台湾新药研发公司丽宝新药于9月底受邀前往日本广岛,参加第十三届「日本放射线事故灾害学会」,并以核心药物LIB-101(rIL-12)发表急性辐射症候群(ARS)治疗成果,引起国际瞩目。该药物在灵长类实验中证实,只需单次低剂量皮下注射,即能显着提高高剂量辐射曝露后的存活率,并同时恢復红血球、白血球与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突破现有疗法限制。
国邑*(6875)宣布,旗下吸入型新药L608(微脂体-伊洛前列素)于近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呼吸学会(ERS 2025)年会发表临床一期成果。此次发表聚焦L608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物动力学特性,并展示其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治疗上的潜力,相关内容亦已刊登于大会官方网站。
台睿(6580)23日宣布进军保健品市场,首推「硒2皙焕白膜衣锭」。台睿董事长林群表示,预计保健品可为台睿每年创造5亿元以上的收入,再配合公司新药的技转方案推动,将展现多年投研发成果收穫,助力明年的上市规划。
27岁女艺人邱偲琹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自己突发高烧与右下腹剧痛的经歷,接连两次到诊所就诊未能改善病情,最终赴大医院急诊,这也让她感嘆「能好好睡觉、好好健康,原来就是最奢侈的幸福」。
卫福部最快今年底强化医美管理,美容医学会常务理事王修含认为,这是一场及时雨,有助于提升医美安全、保障民眾。不过他也提到,PGY期间很多医师没有接受医美相关训练,相关规范还可以更严格。
秋冬是流感好发季节,由于症状和感冒相似,不容易发现,可能错过黄金治疗时间,尤其长者、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族群,流感症状往往不典型,且容易併发重症而陷入生命危险。若要远离流感威胁,预防胜于治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
看似无害的水果,也可能因为药物的交互作用而造成严重的健康危机。药师洪正宪指出,一位被眾人视为「健康代表」的健身女子,突然全身酸痛、走路困难,送急诊后发现是横纹肌溶解症,还差点肾衰竭,而元凶不是运动伤害,是她服用的降血脂药物与早餐吃的葡萄柚产生的交互作用。
亚东医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兴的专题主题是「失智症诊断及新药评估」,带领会眾认识不同类型的失智症,以及早期、中期、后末期的临床症状,更分享阿兹海默症突破性新药治疗,传递预防及延缓失智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