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普林的搜寻结果,共40笔
40多岁男性夜里突然大脚趾红肿剧痛、无法行走,起初以为只是扭伤,但因疼痛加剧,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医后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新竹台大分院内科部风湿免疫科医师王恭宇提醒,痛风不只是「关节痛」,高尿酸更与心臟病、肾臟病相关,必须积极控制。经药物治疗后,该名病人症状已逐步改善。
高雄市81岁谢姓男子长期有解尿困难问题,至建佑医院泌尿科求治,经检查才发现双侧肾结石及膀胱内竟有一颗重达400公克、直径超过10公分的「巨大结石」,经手术顺利取出,病人虽笑称「像生了一颗石头」,但也庆幸终于能畅快上厕所,为多年不适画下句点。
一名36岁的男子,没有慢性疾病,但连续两年的夏天,都因血尿、左腰疼痛,半夜叫救护车到医院急诊,两次都是左侧输尿管结石阻塞造成疼痛,第一次在接受止痛药及多喝水后,隔天排出结石,第二次则在接受体外震波打碎结石才排出。医师提醒,泌尿道结石復发率可高达7成,应定期追踪,平日多吃含柠檬、柑橘等含柠檬酸水果,则有助降低结石形成机会。
夏天好发泌尿道结石!一名36岁上班族,没有任何慢性疾病,但连续两年夏天都因血尿、左腰疼痛等症状,半夜痛到叫救护车挂急诊,两次都是左侧输尿管结石阻塞。第一次接受止痛药、多喝水后,隔天排出一颗米粒大结石,第二次则因石头过大,接受体外震波打碎石头后顺利排出。
尿路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疾病之一,屏东医院泌尿科医师张哲维表示,喝水不足是尿路结石首因,预防尿路结石的「五要点」,每日要摄取2500至3000c.c.水分、避免高盐饮食减少高蛋白摄取、降低高普林与高草酸食物摄取、注意慢性病控制与家族史风险、曾罹患尿路结石者应定期追踪。
高尿酸不只会造成痛风,还会默默伤肾。营养专家洪泰雄指出,红肉、动物内臟以及海鲜中的虾、蟹、贝,都属于高普林食物,不是不能吃,但应该要节制食用,天天吃恐让肾臟负担越来越重。
料理中加入香菇,不但能增加鲜味,还能补充多种营养素。医师邱筱宸指出,香菇可以增强免疫、抗发炎、延缓老化,还具有抗肿瘤潜力,晒过太阳的乾香菇更是天然的补钙好帮手。而很多人都会听过的「香菇引发痛风」其实并不正确,真正该避免的是动物性高普林食物。
55岁的吴先生因右脚大拇指关节反覆肿痛就医,经检查发现尿酸值高达9.1mg/dl,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医师提醒,高尿酸除了引发痛风,也可能造成肾臟病、心血管疾病等,应及早治疗并调整生活习惯。
台湾痛风患者人数高达近百万人,高尿酸是主因。营养师薛晓晶表示,尿酸高不只是吃太好,最新研究发现肥胖竟会主动锁住尿酸,即使没有吃海鲜等高普林食物,只要身体处于高胰岛素状态,尿酸就不易排出,而久坐、腰围超标与餐后易疲倦者,都是高危险族群。
天冷大啖一锅热腾腾的火锅,绝对是聚会的首选!但你知道吗?火锅吃到饱的热量竟然相当于摄入14碗白饭,且火锅汤底的普林含量高,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痛风问题。然而,火锅的美味让人难以抗拒,因此以下特别整理了5个健康吃锅小撇步,从此放心吃锅好过冬。
关于结石生成的传言向来不少,其中很常听到的就是「菠菜配豆腐吃会引发结石」,到底是否为真?对此,泌尿科医师朱信诚澄清,此为错误说法,因两者其实只会在肠道合成草酸钙不被人体吸收,更不会形成结石。反倒要注意的是啤酒,其含有浓度不低的普林,经常喝会增加结石的机会。
冬天逐渐逼近,是吃锅的最佳时机!根据《2024台湾火锅市场调查报告》预估,今年的「冒烟商机」产值将达新台币400亿元,显示吃锅已成全民运动。营养师提醒,要当心摄取过多热量,可掌握「吃锅3招」,选择高纤、低热量的食材,吃肉挑选低脂部位,别喝煮久的火锅汤。
不少人在立冬进补,但医师建议罹患三高或有摄护腺肥大的患者都不太适合。大甲李综合医院泌尿科医师黄品叡表示,当归鸭、羊肉炉等料理,吃多了容易上火,含酒精的汤头,容易造成摄护腺发炎,吃太多恐会尿不出来,尤其烹煮时再放海鲜甲壳类的食材提味,汤头含有高普林,对身体更是一大负担。
台湾高尿酸血症盛行率逾10%,因高尿酸导致痛风发作年龄大幅下降;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霍安平提醒,高尿酸不一定会痛风发作,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呈正相关;60岁老病号陈先生表示,经规则控制好尿酸,活动力变好,每天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飓风密尔顿(Milton)于美东时间9日晚间登陆美国佛州,登陆前已在佛州引发19起龙卷风,据传已造成多人死亡。密尔顿不到10小时长成5级飓风,被誉为百年最强怪物飓风,官员更警告「不撤离会送命」,原因在于温暖的海水让它迅速增强,这些海水相当于「吃到饱Buffet」,专家也警告,密尔顿令人恐惧的另一原因在于罕见的路径。
长期尿酸过高除了容易引起痛风外,还恐导致心血管疾病,对健康危害甚鉅。然而,高尿酸食物不只海鲜类,台大营养学博士吴映蓉指出,有3大隐藏地雷容易被忽略,包括啤酒、浓郁火锅汤,以及有补钙圣品之称的小鱼乾,都值得特别注意。她并分享,想要降低尿酸水平,蔬菜一定要吃;此外,适量食用高C水果、乳制品也有帮助。
在国际媒体普遍看淡中国经济展望之际,仍有台资企业多元布局、逆风挺进成长!
痛风好发于中年男性与停经后的妇女,骨科医师吴凯文表示,他曾在吃过蟹膏粥后,急性痛风发作,他提醒,除了海鲜、啤酒、红肉、内臟外,金针菇、香菇、芦笋、豆芽菜等蔬菜,也是痛风的禁忌食物,而他是在养成运动习惯后,再也没有痛风发作过。
不少人都有痛风的问题,一发作起来让人相当难受,到底痛风患者该怎么吃?对此,营养师程涵宇列出8款痛风地雷食物,包括海鲜、鱼类、内臟、红肉、含糖饮料,以及所有酒类,都最好少碰为妙。其中她提到,每天喝1瓶罐装啤酒的人,比不喝酒者高出约5成机率会得痛风,值得特别注意。
国内痛风患者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下染上「王者之病」已超过一半人口,除了除了先天遗传外,爱喝啤酒、含糖饮料、吃海鲜、内臟等高普林食物过量都会引起痛风。中正脊椎骨科医院免疫风湿科医师赖汉明就曾收治过一位40岁病人,他因手脚关节发炎肿痛,并长出许多不痛的结节就医,经检查发现他血中尿酸值高达12(正常< 7),还因肾结石併发急性肾盂肾炎且引发败血症,经住院治疗2星期,才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