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Omicron的搜寻结果,共69

  • 食安大将 蔡淑贞任食药署副署长

    食安大将 蔡淑贞任食药署副署长

     食药署前副署长林金富9月中调职后,负责食品业务的副署长从缺已久,期间接连爆发黑心猪肠、非洲猪瘟危机,如今终于有了接班人选。卫福部长石崇良1日透露,将由现任主任秘书、前食品组组长蔡淑贞接棒;另因应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标,国健署副署长则由前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接手。

  • 食药署、国健署副署长人选出炉 石崇良揭布局考量

    食药署、国健署副署长人选出炉 石崇良揭布局考量

    食药署前副署长林金富9月中调职后,负责食品业务的副署长从缺已久,期间接连爆发黑心猪肠、非洲猪瘟危机,如今终于有了接班人选。卫福部长石崇良今(1日)透露,将由现任主任秘书、前食品组组长蔡淑贞接棒;另因应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标,国健署副署长则由前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接手。

  • 新冠单周重症破百 40多岁染疫亡

    新冠单周重症破百 40多岁染疫亡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连续5周下降,但夺命威胁却还在高点!疾管署15日公布,上周併发重症个案新增114例、死亡32例,其中最年轻死亡个案仅40多岁,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表示,近一个月以来,每周单周重症均破百、死亡都在30例以上,预估要到8月才会脱离流行。

  • 新冠疫情社区黑数多 前台大医:很多人「不挖鼻子」

    新冠疫情社区黑数多 前台大医:很多人「不挖鼻子」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预估至8月初为止,2个月内将有171万人确诊,但台大医院前感染科医师林氏璧表示,在第一线儿科看诊的妻子告知,多数家长不会特别紧张小朋友是否感染新冠,因为就算确诊也不符合公费给抗病毒药的条件,在治疗上不会有差别,保险、请假等也不需要确诊证明,因此很多人乾脆不挖鼻子(快筛)了。

  • 新变异株资料 快筛厂未检附 药师忧失准

    新变异株资料 快筛厂未检附 药师忧失准

     新冠疫情飙升,快筛需求大增。药师爆料指,由泰博制造的福尔家用快筛,申请发证时未检附最新变异株资料,担心出现偽阴性。食药署回应,现在流行的变异株,祖先都来自Omicron,N蛋白未改变,不影响准确度,但会要求业者定期提供评估报告。因应快筛市场需求,已有业者加班赶工,预计到6月中为止,将有超过200万剂快筛可供应。

  • 快筛厂未检附最新变异株资料 药师忧偽阴性 食药署回应了

    快筛厂未检附最新变异株资料 药师忧偽阴性 食药署回应了

    新冠疫情升温之际,近期有药师对市售快筛的准确度提出质疑。由泰博制造,已发证的福尔家用快筛送件资料仍停留在2023年3月,无从得知能不能测出近期流行的变异株,担心出现偽阴性。食药署回应,快筛的设计是针对N蛋白,而非S蛋白,除非病毒重大改变,才会影响到快筛的准确度。为因应民眾的需要,已有业者在加班赶工,预计到6月中为止,将有超过200万剂快筛可供应。

  • 新冠又流行 前台大医揭「流感化」:有1情况才要担心

    新冠又流行 前台大医揭「流感化」:有1情况才要担心

    新冠疫情急速升温,上周全台有4.1万人次因新冠就医,较前一周暴增113%,台大医院前感染科医师林氏璧指出,新冠病毒就是会一直突变,不会离开,认为新冠已渐渐地流感化,未来甚至可能走向感冒化。除非出现一个新的新冠突变株,让健康、没有慢性病的人发生较高比例的重症,那才需要担心,但目前没有看到这个现象。

  • 空污罚单等3年后才开 新北环保局遭批执法缺失

    空污罚单等3年后才开 新北环保局遭批执法缺失

    陈姓民眾近期接获环保局开立的罚单,内容为「111年度逾期未办理排放空气污染物定期检验」,罚锾500元整,民眾以为是诈骗,经电话确认后,确认是3年前的罚单。议员黄淑君痛批,环保局执法不够严谨,罔顾人民权益。对此,环保局说明,因环境部2022年告发裁处系统设定,未定检的违规车辆若事后有相关异动,即会被锁定为无法裁处状态。

  • 这波新冠很复杂!病毒株变多 医示警:拖超过3个月

    这波新冠很复杂!病毒株变多 医示警:拖超过3个月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连续5周上升,有医师透露,近日就诊病患10个有4个确诊,直呼这波疫情来得又急又猛,诊间快筛不够用,民眾跑好几家药局也买不到快筛。台大儿童医院感染科医师黄立民直言,这波疫情比较复杂,过去一支病毒株大约流行2、3个月就逐渐消失,但是现在主流病毒株变多,会让疫情拖得更久。

  • 宜兰单周134人染新冠 卫生局5/17免费开打JN.1疫苗

    宜兰单周134人染新冠 卫生局5/17免费开打JN.1疫苗

    新冠疫情再度进入流行期,全国新冠门急诊就诊人次已连续5周上升,宜兰县上周就有134人感染,宜兰县卫生局规画17日在宜兰县体育馆提供JN.1免费接种服务,请尚未接种疫苗的民眾可以前往,以因应可能的疫情高峰。

  • 医引错误数据投书《刺胳针》 长庚追究名誉损害 求偿1元

    医引错误数据投书《刺胳针》 长庚追究名誉损害 求偿1元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2名医师,日前投书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刺胳针》 (The Lancet),指台湾健保体系濒临崩溃,其中引述新冠疫情期间住院死亡率数据错误,遭医界批评错误百出。长庚医院今日(12)声明,针对2名作者严重错误引用长庚研究数据,已委任律师依法追究名誉损害,并求偿新台币1元。

  • 新冠高峰来袭 防疫族群点火

    新冠高峰来袭 防疫族群点火

     Omicron第七波疫情来袭,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连续3周上升,疾管署估计疫情高峰恐落在5月或6月,新冠阴霾再度袭来,伴随着疾管署发出台湾上周新冠就诊、重症、死亡人数写今年新高的警示,防疫概念股也闻风起舞,恒大(1325)、毛宝(1732)、热映(3373)、合世(1781)今日同步亮灯涨停,齐力刷出一排红灯。

  • 新冠疫情恐升温 防疫股恒大、毛宝衝涨停

    新冠疫情恐升温 防疫股恒大、毛宝衝涨停

    Omicron第七波疫情来袭,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连续3周上升,疾管署估计疫情高峰恐落在5月或6月,新冠阴霾再度袭来,伴随着疾管署发出台湾上周新冠就诊、重症、死亡数写今年新高的警示,防疫概念股也闻风起舞,恒大(1325)、毛宝(1732)、热映(3373)、合世(1781)今日同步亮灯,齐力刷出一排红灯。

  • 新冠连3周升温 5至6月衝高峰

     新冠疫情升温!疾管署29日公布,国内上周新冠门急诊就诊共3226人次,较前一周增加19%,已连3周上升,各年龄层皆增加,以10岁~29岁增幅逾3成最多。疾管署评估,新冠疫情已开始流行,将持续升温,高峰恐落在5~6月。

  • 台医师投书引用错误数据 卫福部最快今寄信向《刺胳针》澄清

    台医师投书引用错误数据 卫福部最快今寄信向《刺胳针》澄清

    近日有医师向国际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投书,称台湾健保体系濒临全面崩溃,但部分数据引用错误,卫福部预计向期刊提出正式回应和澄清。卫福部长邱泰源今天表示,最快今天、最晚明天就会将信件寄出,希望把台湾正确的讯息传达给世界。

  • 医投书国际期刊 指台湾医疗濒崩溃 中国附医道歉

    医投书国际期刊 指台湾医疗濒崩溃 中国附医道歉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医师李景行、许漱白投书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指台湾健保体系正处于崩坏边缘、急诊壅塞、新冠期间住院率偏高等问题,引发医界关注,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昨表示,该文章中的数据错误百出,甚至连卫福部长邱泰源也认为内容与事实不符。对此,中国附医昨(26)日深夜发布新闻稿公开道歉。

  • 我医疗窘况登国际期刊 卫福部驳斥

    我医疗窘况登国际期刊 卫福部驳斥

     一篇刊登在知名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的文章,26日引起医界热议。作者李景行(Jing-Xing Li)、许漱白(Shu-Bai Hsu)以「台湾健保濒临全面崩溃」为题,揭露台湾急诊壅塞,遭官员讥讽「小脑袋」事件,且护理师离职严重,并指台湾新冠死亡率高于日本,未从疫情中汲取教训。

  • 《刺胳针》投书掀热议 疾管署急澄清 台大院长:没那么不堪

    《刺胳针》投书掀热议 疾管署急澄清 台大院长:没那么不堪

    一篇刊登在《刺胳针》(The Lancet)的投书,今引起医界热议。李景行(Jing-Xing Li)、许漱白(Shu-Bai Hsu)以「台湾健保濒临全面崩溃」为题,揭露出急诊壅塞、护理师离职引起的问题,并提及台湾COVID-19死亡率高于日本,未能从疫情中汲取教训。疾管署回应,Omicron时期,台湾致死率为0.16%,日本为0.2%,并未高于日本。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也表示,健保制度是有一些问题,但没有那么不堪,这篇文章错误百出,不是论文,不是那么有科学性。

  •  30年最大护理离职潮引爆危机《刺胳针》揭台湾健保困境

    30年最大护理离职潮引爆危机《刺胳针》揭台湾健保困境

    一篇刊登在《刺胳针》的投书,今引起医界热议。由李景行(Jing-Xing Li)、许漱白(Shu-Bai Hsu)撰写的文章中,揭露了台湾医疗体系崩坏困境,提及今年2月急诊壅塞事件,一名政府官员在社群媒体上对一位疲惫不堪的急诊医师发表轻蔑且带有嘲讽的回应,进一步激起了民愤,也就是外界所知的「小脑袋」事件。而促成台湾医疗体系崩溃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是自全民健保推行以来,30年来最大规模的护理人员离职潮。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急需进行全面改革,应将医疗支出视为一项投资,而非开支。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