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杜蘇芮颱風影響,大陸北京連日降下暴雨,不少地區傳出災情,就連傳說中「600年不積水」的北京故宮,也被網友拍下慈寧宮積水的畫面,引起網友議論,北京故宮工作人員透露,其實歷史文獻就曾有院落積水的記載,但只要盡快清理堵塞之處,就能恢復原本順暢的排水狀況。
根據《北京新聞廣播》報導,故宮博物院世界遺產監測部主任狄雅靜指出,故宮的排水系統非常複雜,雨水首先降落在屋面上,再從屋面導到臺基。院落整體屬於北高南低,且中間高、兩邊低,所以水會通過院落中間導向兩邊的明溝,之後匯流到金水河;有的院落則會將雨水導向暗溝,經過院落外的支溝、乾溝,最後一樣匯流到金水河。
而關於「故宮600年不積水」的傳說,狄雅靜表示其實是不正確的,在不少歷史文獻中都有像是故宮整個區域出現屋面漏雨、牆垣倒塌、院落積水等記載,比如光緒十一年陰曆四月,從東華門到西華門一帶積水「數尺不等」,但只要盡快找到堵塞的位置,將其清理、疏通,就能快速恢復原本的排水功能。
為了提早預防暗溝堵塞導致的積水,明、清兩代都會在每年三月打開暗溝清淤,而現在的故宮管理單位,則是每年春、夏、秋進行三次清淤,次數並不少。但為何清淤工作頻繁,慈寧宮還會積水呢?狄雅靜透露,並不是現代的清淤技術不好,而是工作人員在暗溝內發現了只有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包含寶特瓶、塑膠袋,還有毛巾,甚至是衣物,這些東西堵住了暗溝的排水,清理後已經恢復順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