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慶陵」位於大陸北京的天壽山,在民間又稱作「景泰窪」,因為這裡曾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的陵寢建造地,只是後來慘遭拆除,導致這塊地變為荒地,直到百年後才又被明光宗選為陵寢地點。
根據大陸央視節目《百家講壇》和《北京晚報》報導,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後遭瓦剌(ㄌㄚ)俘虜,弟弟朱祁鈺只能臨危受命,在眾臣的推舉下登基,成為明朝的第7位皇帝明代宗,並改年號為景泰,後來朱祁鎮被瓦剌釋放,朱祁鈺擔心他復辟,於是把他軟禁在宮中,命令錦衣衛嚴加看管。
景泰七年(西元1456年)二月,皇后杭氏病故,朱祁鈺命欽天監在天壽山挑選吉地,作為自己未來的陵寢,六月底建好地下玄宮和明樓後,安葬了皇后杭氏。未料隔年正月,朱祁鎮趁朱祁鈺生重病,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朱祁鈺則被廢為郕(ㄔㄥˊ)王,一個月後便去世,朱祁鎮下令以親王之禮將朱祁鈺葬於京西金山口。
而朱祁鈺才蓋到一半的陵寢,被朱祁鎮下令拆除,並將杭氏改葬至京西金山口,和朱祁鈺葬在一起,拆除後地宮的位置變成一塊坑洼地,再加上朱祁鈺的年號為景泰,因此這裡被人們稱作「景泰窪」,成為荊棘叢生的廢墟。
萬曆四十八年(西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駕崩,長子朱常洛繼位,然而才當上皇帝不到一個月,朱常洛就暴病而亡,並由長子朱由校繼位,是為明熹宗,他當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替父親選陵址,大臣在天壽山陵區看來看去,還是覺得景德洼這塊地比較好,最終在相同的地方建造了朱常洛的陵寢「慶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