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團隊在2021年12月公布,位於陝西西安白鹿原江村的「江村大墓」才是真正的漢文帝霸陵,並從外藏坑出土了1000多具「裸體陶俑」,發現時它們全都詭異地面朝同一方向,考古學家指出,這些陶俑代表著不同職位的官署人員,原本有根據身分穿著對應的服飾,而它們統一面對的方向,正是漢文帝的陵墓。
大陸陝西廣播電視台節目《中國.考古》指出,漢文帝霸陵南半部的K15外藏坑出土了大量陶俑,據統計約有1000多具,漢陵考古隊隊長馬永贏表示,這些陶俑全是「著衣陶俑」,也就是「裸體陶俑」,顧名思義,陶俑原本是裸體的型態,需要另外著衣。
依照目前大陸考古發掘文物的研究推測,著衣陶俑應屬於高規格的陪葬品,陵墓中的坑位象徵地下的官署機構,裡面可細分許多不同階層的人,比如辦事員、負責做雜事的奴僕等,所以坑內陶俑最初始的狀態,會根據它所代表的身分,穿著不同的服飾,並且整整齊齊、一排排地面向漢文帝的陵墓站著。
除此之外,大多數著衣陶俑都呈現黑漆漆的顏色,馬永贏透露,西漢末年霸陵曾被當地百姓盜掘,由於西漢帝陵的墓穴皆為木質結構,墓室裡面又深又黑,如果想要進入就需要火把照明,因此在盜掘過程中意外引起火災,當朝政府發現後,雖然很快就回填墓室,但底下空間很大,有一定的氧氣量,在火沒完全燒起來的情況下,一直呈現煙燻狀態,直到氧氣消耗殆盡,經過長期間的煙燻,陶俑自然而然就被燻成黑色的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