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宮殿,擁有600年歷史,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稱為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裡居然一棵樹都沒有,有人稱是為了刺客暗殺、維護威嚴莊重的氛圍,但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指出,這些說法都只是謠傳,事實上三大殿區域不種樹,和古人的「五行」觀念有關。

根據《光明日報》報導,周乾指出,故宮古建築的布局和「五行」密切相關,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且五行和方位、顏色相對應,金代表西方,對應白色;木代表東方,對應青色;水代表北方,對應黑色;火代表南方,對應紅色;土代表中間,對應黃色。

北京故宮的整體布局也與五行對應,例如皇子生活的南三所,因皇子正值成長期,如同春天幼苗,因此建在故宮東區,與五行中的「木」對應;而故宮的核心區域「三大殿」,是皇帝執行政治權力的場所,與五行中的「土」對應,且三大殿的平面形狀就像一個「土」字。

古人還認為五行間存在「相生」、「相克」的關係,比如御花園位於故宮北部,種植了大量樹木,北方對應「水」,有利於「水生木」。

至於故宮三大殿區域不種樹,民間謠傳與防止刺客藏匿、暗殺有關,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實際上皇帝生活的區域,包含養心殿、御花園等,都種植了許多高大茂密的樹木,與這個說法相違背。還有觀點認為,不種樹是為了烘托帝王的威嚴,但明清帝王在北京故宮外舉行各類重要活動的場所,如天壇、太廟、社稷壇等,同樣需要威嚴莊重的氛圍,周圍卻種了不少樹木,可以見得這種說法也不太能站得住腳。

周乾表示,紫禁城三大殿不種樹的作法,其實和五行中的「木克土」理論相關,在古人認知中,三大殿區域屬於五行中「土」的方位,如果在太和殿廣場上廣植樹木,就會犯「木克土」之忌,影響皇帝,甚至是國運。

#紫禁城 #北京故宮 #三大殿 #種樹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