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一生勤政嚴苛,對權臣手段狠辣,對後宮卻極為節制。然令人玩味的是,他臨終遺命,只選了兩位女子陪葬泰陵,皇后烏拉那拉氏與敦肅皇貴妃年氏。前者出身名門、輔佐有功;後者則是被誅權臣年羹堯的妹妹,為何年氏能與雍正同穴?《搜狐網》歴史專欄分析這段宮闈秘史,微妙折射出帝王情與權的糾纏。
權力婚姻 穩固王府
雍正帝胤禛為康熙第四子,自幼在宮中長大。康熙四十八年,他奉旨迎娶滿洲正白旗的烏拉那拉氏為嫡福晉,其父馬齊為康熙朝大學士,家族根基深厚。她持家有方,掌管王府內務與財政,是雍親王府的中樞人物。次年,雍正納鈕祜祿氏為側福晉,生下弘曆,即後來的乾隆帝。康熙五十一年,年遐齡之女年熙珠受指婚入府,封為側福晉,象徵雍正與地方實權的聯姻。
年氏盛寵 家族同榮
雍正登基後,烏拉那拉氏立為皇后,年熙珠晉封貴妃、再進皇貴妃,成為清代首位漢軍旗出身的皇貴妃。她性情溫婉,深得帝寵,惟子女多夭折。雍正三年她重病,雍正為其「沖喜」晉封皇貴妃,不久病逝。兄長年羹堯因軍功顯赫權傾一時,後恃寵自驕被賜死,家族覆滅。雍正未連坐年氏子女,反厚葬以示恩,顯見內心仍存情分。
死後同穴 深藏情義
雍正九年皇后烏拉那拉氏病逝,雍正停朝五日致哀,追諡孝敬皇后。十三年雍正崩於圓明園,遺命陪葬兩人:孝敬憲皇后與敦肅皇貴妃年氏。乾隆元年遵旨遷棺入泰陵,三棺並列,規格相同,為清史罕見。史家認為,此舉既是雍正對年氏舊情與年家功勞的補償,也反映他對滿漢平衡的政治布局。泰陵至今未盜,三人長眠地宮,象徵雍正一生的冷峻與柔情並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