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力強的Omicron變異株在全球持續延燒,但鑒於症狀較輕微、疫苗施打普及與口服藥已推出,歐洲有愈來愈多國家呼籲,是將該全球大流行疾病視為地方性流行病的時候了。
■There are growing calls in Europe for the coronavirus to be treated as an endemic illness, like the flu.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警告,新冠疫情距離終結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在歐洲有愈來愈多官員呼籲,此時應該對疫情重新定調,把它視為像流感一樣的地方性流行病。
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是最新一位提議應重新評估新冠疫情的歐洲領袖,他疾呼歐盟應開始針對該病毒是否視為地方性流行病進行辯論。
他日前接受當地電台訪問時指稱:「當今已不是我們一年前面臨的情況」,他表示歐洲必須重新檢視疫情的進展,有必要將先前的大流行疾病調整為地方性流行病。桑切斯強調,不論是從技術、醫療專業與地區層面來看,目前都是針對疫情進行評估與辯論的時機。西班牙學童在年初假日結束後,已重新回到學校上課。
儘管目前多數歐洲國家仍忙著應付由於Omicron變異株造成確診人數暴增的挑戰,但由於感染該病毒的患者住院與死亡率都相對較低,桑切斯此時發表言論的內容,可看出歐洲領袖開始對疫情發展有不同的思考。
事實上,近來包括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已相繼取消大部分限制措施,以尋求回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法國也稱Omicron引發的疫情浪潮已趨於穩定,宣布將進入鬆綁限制的第一階段。
英相:應學習與病毒共存
至於英國政治人物早在去年向首相強生建議,民眾必須學習「與病毒共存」。強生政府之後也從善如流,不再針對疫情實施新的限制。
英國教育大臣查哈威(Nadhim Zahawi)接受訪問時指出,英國正邁向將疫情從全球大流行病轉型到地方性流行病的階段,因此決定把突破性感染者的自我隔離時間從七天縮短到五天,以解決就業市場勞動力不足問題與降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隨著近來英國確診人數已有下滑趨勢,該國最新策略也有助社會提早克服疫情到頂的困境。一名公衛專家預測,英國將是全球最早從疫情走出的國家之一。
不過WHO警告目前宣告新冠疫情已轉變成地方性流行病可能還為時過早,它預估歐洲與中亞仍有超過半數民眾在未來六到八周可能感染Omicron。
世衛歐洲官員史莫伍德(Dr. Catherine Smallwood)指出,儘管目前針對疫情走向有很多討論,但建議疫情進入地方性流行病階段還太早。她解釋地方性流行病必須符合病毒傳播在可預期水準,以及流行病傳播有一定可預測時間等標準。
WHO:界定為流行病還太早
史莫伍德進一步表示,鑒於進入2022年,疫情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加上病毒快速變異、不斷對人類帶來新的挑戰,所以當今無法將疫情界定為地方性流行病的階段。
不過歐洲藥品管理局疫苗策略部門負責人卡佛勒瑞(Marco Cavaleri)認為,沒人可確切得知人類何時走出疫情隧道盡頭,但隨著愈來愈多人透過疫苗或是感染病毒而獲得免疫,疫情終究將朝地方性流行病的階段前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