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動車發展在過去幾年取得巨大成功,但當前出現各行各業開始造車、電池與材料價格飆漲現象,官方26日為行業降溫,強調將加強電池材料保價措施、防止炒作,並且遏制電動車企業無序擴張。
證券時報報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6日在北京登場,當前電動車全產業鏈價格飆升,動力電池以及鈷、鎳等原材料價格飛漲,車企紛紛漲價。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當日更在會上直言,預估年內電池漲價幅度會超出想像。
對此,大陸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項目要有序建設,整車企業要在現有生產基地繼續發展,在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擴張據點。官方且將推動車企兼併重組,大力推動落後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
在電池領域,林念修指出,將研究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措施,將加強鋰、鈷、鎳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做好保供穩價,推動加快開發採購。大陸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也指出,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堅決打擊囤積、投機炒作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除了限制盲目擴張、做好穩價等規範措施外,大陸官方還引導企業發展新技術領域,不要一頭熱栽入電動車與電池。林念修表示,要加快行業發展鈉離子、無鈷、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促進電池技術和材料多元化,化解當前原材料緊張的情形。
前工信部部長,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向業界喊話,如果新能源汽車是上半場,智慧網聯汽車就是行業的下半場,「大陸汽車在上半場取得成功,但現在應聚焦真正能決定勝負的下半場」。
業者方面響應官方方針,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表示,將加大開採能力,預計到2025年在宜春將形成年產50萬噸的鋰開發,徹底終結大陸鋰短缺情況。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指出,未來會在質大於量的方針下發展汽車、提高均價,但認為2022年車企會仍面臨電池供應、漲價的挑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