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族群因為經過多年高速成長,資金追捧使得股價高漲,也使得本益比相當高。在升息資金縮緊下,科技族群首當其衝,法人表示,目前MSCI全球科技股指數預期本益比約從先前近30倍回落至20倍以下,已有相當大程度的修正,現在定期定額投資科技股,中長期持有風險不大。

百達投顧表示,科技股價雖重挫,但成長性仍在,例如雲端應用、人工智慧、機器人與自動化等,這些產業長線成長趨勢並不會因為經濟放緩而扭轉,但個別公司的獲利狀況仍將受到考驗,在本益比已有相當程度修正後,市場資金後續將關注企業獲利修正的狀況,個股表現差異將會放大。經常性收入高與現金流穩健者,或是資產負債表健康,淨現金水位高的族群,會是後續表現較具韌性的族群。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今年以來美國科技股回檔明顯,但基於科技產業的創新動能與成長性依舊強勁,企業盈利能力仍佳,中長期而言表現仍不看淡。產業方面,隨企業數位轉換大趨勢持續提供商機,公有雲相關個股表現可留意;此外,自動車趨勢興起帶動汽車漲開始進行數位化,相關零組件與供應鏈成長性看好,表現亦可關注。

保德信全球新供應鏈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表示,經過數月的修正後,近期晶片產業雲端服務新供應鏈價值面也回落至疫情低點,若同時考慮價值面與成長能力,目前雲端服務產業的吸引力已達2016年以來最大水準,顯見價值面過度修正,加上各大企業對於雲端服務的支出有增無減,顯示企業端日趨看重雲端在內的軟體應用帶給業者的實質幫助,預料市場對於該產業的投資仍將呈現成長態勢。

百達投顧表示,在科技產業的次產業中,半導體仍是市場普遍共識能見度最高者,且受惠科技發展的題材多元,與環保能源推動也息息相關,投資人布局可挑選著墨較多半導體的科技基金。

#雲端服務 #成長性 #回落 #本益比 #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