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20日起一連舉行3天,昨第二天考英文、國文綜合測驗及國文寫作測驗。今年英文科翻譯題考選舉時政治人物拜廟現象,作文則要考生和機器人小幫手共同合作解決自己的情緒困境。高中老師認為英文科試題「接地氣且不難作答」,補教老師預估前標12級分,較去年提高1級分,其他各標跟去年一樣。
大考中心說,21日各考場沒有重大違規,但未攜帶有效證件70人、行動電話未關機24人、攜帶違規品進考場有14人及攜帶物品發出響聲有6人。22日是學測最後1天,寒流來襲,考生可攜帶暖暖包進入試場,但必須是傳統式、不能是電子式,且要提供給監試人員檢查。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表示,今年英文科選擇題整體難易適中,題材涵蓋購物的神祕客、鬧鐘的前身、日本風的電話、運動傷害新知識、魔鬼氈的發展歷史與運用、美國畫家如何影響國家公園的設立、冰島如何解決海洋漁業枯竭的問題。
成功高中老師陳國泰指出,英文科選擇題難易度平易近人,著重搭配詞與一字多義的應用;綜合測驗題目則注重文意連貫判斷和搭配詞使用,考題以「店家的神祕客」與「人力鬧鐘」的介紹來呈現。
成淵高中老師李宜樺提到,英文科閱讀測驗取材包括魔鬼氈的發明、水彩插畫家促成美國國家公園的設立以及呼應永續發展目標的全魚運用,試題設計種類多元,題型涵蓋圖片判斷題以及細節歸納比對。
建國高中老師劉家慧說,今年英文科翻譯題十分「接地氣」,主題為選舉時政治人物拜訪廟宇現象,題意中性,沒有觸及敏感的意識形態。作文題目則為藉由3張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包括心碎、在乎別人及情緒波動)示意圖,請考生擇1張描述其想解決的問題,並與AI機器人小幫手分工合作解決問題。
補教老師Gary表示,科普文章成為英文科閱讀測驗的主流,魔鬼氈的發明歷程、鳥類和蟻類群聚的科學現象均入題,考生在英文閱讀上要更廣泛,才能因應。
至於英文科作文,補教老師林揚說,這個題目每個考生都會寫,而且很容易下筆,但因為生活化,許多人可能會寫成流水帳。整體來說,英文作文「要高分很難,要低分更難」。
補教認為,今年英文科題目較去年簡單一些,預估頂標維持跟去年一樣是13級分,但前標12級分,將較去年提高1級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