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議,財政部將力推3大優先法案,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修正,增列營業人開立電子發票,資料要「限時上傳」到電子發票平台,否則將依次處罰,罰鍰為1500元到1萬5000元。官員並表示,此修正案將有利財政部就電子發票作為進銷項憑證勾稽、查追稅與協助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食品安全溯源及物價稽查功能。
財政部官員解釋,《統一發票使用辦法》規範,營業人使用開立電子發票,如果是對消費者,要48小時內上傳資料到電子發票平台;若是一般營業人(B2B)則要在7日內上傳,這次修正《營業稅法》將提升「限時上傳」的法律位階,並且授權財政部就上傳內容進行盤點調整,讓營業人上傳資訊更為精實。
另外兩項優先法案分別是《所得稅法》與《海關進口稅則》修正案,《所得稅法》修正重點為,扣繳義務人由負責人或應扣繳單位主管等自然人,改由給付所得的營利事業、機關團體與組織。以及扣繳義務人已依法扣繳稅款,但未依規定填報或填發憑單,財政部刪除按扣繳稅額處20%罰鍰,但保留1500到2萬元間的處分。
過去實務上確實有董事長漏辦或未辦扣繳而遭處上億元的天價罰鍰,財政部官員表示,外界也多有爭取,負責人不一定是財稅專業,要承擔過大的義務恐不合理,因此修正負責承擔者為公司、事業單位,以利法規合理性。
另一項則是因應台灣與馬紹爾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我方關稅減讓承諾,財政部修正《海關進口稅則》,將馬紹爾農業及工業產品計稅則3043項關稅稅率修正至免稅,財政部表示,稅損幾乎很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