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正酣,大陸29日公布「稀土管理條例」,自10月1日起實施。條例明定稀土屬於國家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壞,並對稀土的開採、冶煉、利用、流通及進出口等實施全產業鏈監管,牢牢掌控這項戰略資源。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與儲量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中國2023年稀土產量24萬噸,約占全球三分之二;全球17種稀土元素的儲量為1.1億噸,中國占40%。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29日公布「稀土管理條例」,「條例」明定,稀土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壞稀土資源,國家對稀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採。「條例」對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實行「總量調控」,並優化動態管理。進一步規範稀土綜合利用,建立產品追溯制度,嚴格流通管理。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展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近日率團赴美觀選考察後受訪指出,美國正在加緊對台海問題的管控,同時也加緊軍事上對台支持,需要注意美國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

觀察者網報導,本月7日至15日,吳心伯率大陸外交部專家學者小組訪問華盛頓和紐約,調研大選年美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和中美關係,交流對象包括美國國務院、國會等政府部門,以及智庫、商界和媒體。

吳心伯認為,今年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是「兩個加緊」:第一是加緊「對台海問題的管控」,特別是賴清德上台以後,美國擔心他會越過底線,導致台海發生衝突。他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拜登政府不希望台海局勢發生大動蕩,因為他要應付俄烏戰爭和以哈衝突,還要忙著選舉,沒有精力再來處理另外一場衝突。

第二是在政治上,特別是在軍事上加緊對台支持,武裝台灣,提升台灣的作戰能力。美國兩手並行,但重點還是在第二個「加緊」。

吳心伯強調,未來幾年,美國打「台灣牌」的方式,除了提升美台關係、加大對台軍事支持,可能會積極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以此加大對大陸的國際壓力,牽制大陸對台政策。

#中國 #美國 #資源 #吳心伯 #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