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海的搜尋結果,共8,646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7日在國會答詢時表示,一旦台灣有事,伴隨行使武力則可能成為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此說法在日本社會引發討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在X平台發文:「擅自衝進來的那個骯髒的頭,只能毫不猶豫地斬了。你做好覺悟了嗎?」薛劍稍後刪除此貼文,另發文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日本部分腦筋不好的政客選擇的死路」。對此,日本網友大表譴責「身為外交官無法尊敬對方,中傷他國首相的發言不被允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就「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發日媒與政壇高度關注。《沖繩時報》9日刊出社論嚴詞批評,高市以「存亡危機事態」形容台海衝突,形同為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鋪路,恐使日本國安風險升級、外交關係更為脆弱。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亦公開質疑,高市政府正在「挑起危機」。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隨著F-16V機隊交付延宕,國內又有輿論對於「應該外購哪型戰鬥機」掀起辯論,甚至有人大放厥詞夢想外商在台設立「生產線」。民主國家的國防政策固然可以匯集民意供作建軍參酌,但裝備採購關乎戰力的形成和穩定,有其專業和脈絡,並非即興式的三言兩語就能輕鬆達標。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的現象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隨著F-16V機隊交付延宕,國內又有輿論對於「應該外購哪型戰鬥機」掀起辯論,甚至有人大放厥詞夢想外商在台設立「生產線」。民主國家的國防政策固然可以匯集民意供作建軍參酌,但裝備採購關乎戰力的形成和穩定,有其一定的專業和脈絡,並非任意即興式的三言兩語就能輕鬆達標。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是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背後的原因、意義和影響,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立場親台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若「台灣有事」,中國以軍艦行使武力,則可能構成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存亡危機事態)」。過去日本政府從未針對台灣有事是否屬於存立危機事態舉出具體例子,高市是第一位現任首相首度在國會如此表態,引起部分在野黨反對。
在文明民主時代,任何一個政黨,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派組閣抑或黨首更迭,皆屬再平常不過之事。然而,在台灣,國民黨本次選舉鄭麗文任主席,媒體輿論排山倒海,兩岸同胞情緒拉滿。台灣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注定其命運多舛。興衰成敗和前途命運,不僅影響台海兩岸,而且涉及大國關係,波及地區安全。鄭麗文11月1日就職期間向2300萬台灣民眾承諾「國民黨絕對會是開創百年兩岸和平、帶領台灣的重要政黨」。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地區矛盾疊加質變,台灣民眾論戰色變,前途命運,生死攸關。
沈伯洋是誰?大陸央視新聞頻道8日晚間播出7分42秒的專題報導,稱他的公開身份是台灣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以及民進黨立委,去年10月,隨著大陸國台辦將其納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對其實施制裁,公眾才開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此人的真實面目。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程雷分析,下一步根據案件偵辦的證據情況,發佈通緝令以後,在國際社會,大陸也可以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等一系列的國際組織,紅通等一系列追捕的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對他進行抓捕。
國防部今(9)日發布最新共軍動態,自昨(8)日早上6時至今(9)日早上6時止,偵獲共機10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4架次)及共艦10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並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應邀赴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並發表專題演說,成為首位進入歐洲議會殿堂發言的台灣副總統,並於今(9)日上午返抵國門。蕭美琴在機場也說明此行意義,並表示是奉賴總統指派。而賴清德也在臉書發聲了。
副總統蕭美琴結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行程,9日上午搭乘中華航空CI62班機返抵國門,並在桃園機場發表談話。蕭美琴表示,此行代表賴清德總統出席,向國際社會傳達台灣的民主故事與國際責任,強調「台灣是動盪世界中值得信賴的夥伴」。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8日舉辦白色恐怖追思大會,其中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引發討論,而吳石到底是誰?根據國家人權記憶庫的登載資料,吳石在戰後國共鬥爭時期,為中共提供了許多重要軍事情報,中共地下黨組織給他的代號是「密使一號」。監察院民國108年調查也直指,偵破吳石案有助於台海局勢穩定及國家安全維護。
上月30日舉行的「川習會」未提台灣問題,引發外界揣測。日媒7日報導稱,這要「歸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事前鋪墊,向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台海局勢的重要性。報導並指出,處理「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高市對美安保交涉的核心,日本首相官邸的幕僚核心也是為此組建而成。
本次台灣首場「和平推」的想定中,大背景為非綠陣營贏得2028年總統大選、立院也是非綠陣營過半,但截至520交接前,美中台三邊關係仍有許多意料不到的突發「黑天鵝」和蓄積已久但為人所忽視的「灰犀牛」事件,需各方施策謀求穩控降級。從勝選陣營的角度論,確保520政權交接順利舉行,是漫長的4個月過渡期中的首務。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突破大陸封鎖,副總統蕭美琴快閃歐洲行,當地時間7日下午赴比利時,出席由「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借歐洲議會場地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蕭美琴在會中強調台海和平對全球穩定與經濟延續至關重要,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表態,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以維護穩定的印太地區和更安全的世界。這也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
福建號航母舷號「18」,日前在海南三亞某軍港舉行入列服役,也讓中國大陸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福建號可停放殲-35、殲-15T、空警-600等艦載機,擁有的電磁彈射技術,號稱世界頂尖。淡江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雙航母放在海南島,可對台灣東部形成壓力,並維護中國大陸海上貨運線跟能源線的穩定,以及東南亞各國會對他比較尊敬一些。所以雙航母放在海南島,應該是一個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