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過後,雲林縣政府全面盤點相關災害點位,提報「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113年度增辦應急工程」等2項計畫,共獲中央補助46億4000多萬元經費。雲林縣長張麗善15日表示,藉由區域排水全段整治及抽水量能的提升,搭配在地滯洪的推行,可有效改善雲林淹水情況,打造更具韌性的城市。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位處西半部平原,是台灣穀倉,排灌系統錯綜複雜,凱米颱風帶來重創及嚴重災損,縣府水利團隊不眠不休實施盤點及研提計畫,感謝水利署對雲林治水經費的支持,未來將持續與中央合作,讓民眾有宜居的生活環境。
張麗善還說,此次在「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雲林縣第8批次治理工程」共成功爭取水利署核定24件工程,合計補助44億7347萬5000元;「113年度增辦應急工程」部分獲核定15件工程,合計補助1億7306萬6000元。對於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經費,縣府團隊會妥善運用,朝安全無災家園的目標邁進。
縣水利處長許宏博認為,凱米颱風豪大雨造成中南部縣市嚴重淹水,雲林縣也不例外,包括水林、口湖、斗南、土庫、古坑、大埤、二崙等鄉鎮都受害,縣府第一時間配合中央水利署勘災,並研擬短、中、長期計畫,較急要的短期計畫包含相關水門建置、提吊設備、移動式抽水機平台及排水缺口段補強、瓶頸段檢視清疏等工程。
至於「113年度增辦應急工程」部分,主要是針對凱米颱風執行災後檢視,須緊急打開通洪瓶頸段以減輕水患,並維持原有水利設施功能正常發揮的15件水利工程,包括虎尾延平排水等易淹水區段、口湖羊稠厝大排等易溢堤排水、褒忠有才寮大排等滲水排水路。
許宏博強調,凱米颱風過後,經中央與縣府盤點各水路系統,水利處提出2至5年可完成的計畫,總經費需求超過百億元;迫切整治部分也要4、50億元,希望水利署能持續支持,分期分年補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