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糞尿流入河川將影響水中生態,如果資源化作為農地肥分,可降低水質汙染,環境部2017年要求小型畜牧場2025年底前,使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比率達5%,審計部決算報告發現,截至去年底為止,全國共5013家小型畜牧場,達標業者比例僅5成多。環境部回應,未來透過系統比對鄰近畜牧戶及農民媒合澆灌農地,以提升資源化比率,預估2025年可穩健達標。
環境部設定飼養豬隻20頭以上、未滿2000頭,或牛隻40頭以上、未滿500頭的小型畜牧場畜,應在2025年底前使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比率達5%、2029年達10%。
審計部指出,截至去年為止,全國列管小型畜牧場家數5013家,資源化處理比率已達5%家數2754家,達成比率僅5成多,需加強推行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措施,以利2025年底前達標。
審計部也提到,環境部至今未將氨氮濃度列入畜牧業放流水標準,導致畜牧業者沒有足夠誘因實施畜牧糞尿資源化,加上施灌農地量能不足,仍有逾6成排至河川,不利達成削減河川氨氮濃度或影響畜牧場資源化處理目標。
環境部水質保護司長王嶽斌表示,環境部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政策,農業部也配合輔導畜舍改建,並協助媒合澆灌農地,但因目前多數業者未按照農業部規畫的標準型畜舍改建、現代化管理,使得氨氮源頭減量效果有限,未來會利用系統比對鄰近畜牧戶媒合農民,加強資源化比率,2025年可穩健達標。
他解釋,畜牧糞尿資源化旨在源頭減量、回收氨氮,以促進農作物生長,目前暫不將氨氮濃度列入放流水標準,但未來會視農業部畜舍改建提高氨氮源頭減量的效果,檢討畜牧業放流水標準,且不排除輔以稽查、管制手段,將偷排的畜牧戶以個案方式加嚴放流水標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