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2002年復名成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但部分族人礙於《原住民身分法》,無法取得原民身分。上百位花東與旅北族人日前到故鄉宜蘭展開為期3天尋根之旅,其中迄今仍未有原民身分的宜蘭奇立板社高齡97歲老頭目潘英才,向政府喊話盡快依憲法法庭判決修法,讓族人早日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還給噶瑪蘭族遲來的正義。
台東樟原大峰峰、花蓮豐濱鄉立德、新社、新城鄉嘉里、新北樹林、桃園及台中等地的上百位族人,月中重返故鄉宜蘭展開3天的「噶瑪蘭族跨世代重返故鄉尋根之旅」,造訪各族親聚落,也參加宜蘭大學「噶瑪蘭族辦公室」揭牌儀式及「原住民身分法暨族親座談會」。
座談會由清華大學教授黃居正分享取得「平地原住民身分」正當性,他表示,原住民對身分取得應享有自決權,若區分成「平地」原住民及「平埔」原住民造成分裂是不對的,建議族人應與他族交流,透過團結力量發揮更大影響力。
潘英才是還未取得原民身分的族人,他抱病參與座談會時特別發言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認祖歸宗的願望,並與其他族人拉起「還我噶瑪蘭族全族平地原住民身分權」布條,表達深沉訴求。
花蓮縣噶瑪蘭族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潘朝成(bauki angaw)指出,宜花東及全國仍有許多族人礙於《原住民身分法》,無法取得原民身分,過著「有名無實」的日子,要求政府盡快照憲法法庭第17號判決修法,而非另立專法,否則會形成平埔原住民噶瑪蘭族及平地原住民噶瑪蘭族「一族二制」的奇怪現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