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法學院教授戴炎輝住所興建於日據時期,因所在地為清代縣級檔案《淡新檔案》的整理基地,在2017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台北市文化局攜手台大,投入總經費約3200萬元自2022年展開修復工程,今年竣工後,以創新台式餐廳嶄新姿態重現世人眼前。
戴炎輝是台灣近代著名法學教授,也是首位台籍司法院院長,一生致力於法學教育與制度改革,他自1947年至1953年間主持整理超過2萬件的清代淡水廳、台北府與新竹地區的司法與行政檔案,並命名為《淡新檔案》,對研究台灣法制、地方行政及社會經濟均有極高學術價值。
戴炎輝擔任台大法學院教授期間的寓所,於2007年登錄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因文化局檢視相關史料時,發現此地為《淡新檔案》整理基地,在2017年將寓所指定為市定古蹟。
文化局投約3200萬元自2022年展開寓所修復工程,並與台大攜手合作,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2.0」平台,成功媒合民間業者,在過程及計畫審查期間,也與戴炎輝後代、台北科技大學教授戴楠青合作,由戴楠青親自協助整理、提供戴炎輝相關重要檔案。
工程歷時3年在今年竣工,活化後的戴炎輝寓所以「戴炎輝寓所」為名、「餐酒辦桌」為概念,融合在地飲食文化特色,現以嶄新台式餐廳姿態重現世人眼前,戴炎輝的珍貴資料也重新展示於當年整理檔案的2座書櫃中,新舊記憶交錯陳列,讓此空間再次乘載跨時代的知識與精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