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持續延燒,百業蕭條造成通膨惡化,全球最為嚴重的國家當數號稱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過去一年美國無殼蝸牛,光租屋花費,應聲多了17%,原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有點積蓄可以購屋的民眾,也因為房價飆漲19%,只能望屋興嘆。
皆是因為疫情導致供應鏈受阻,加上需求不斷提升,使得人事成本和所有建材(平均漲幅24%)費用急遽飆升,造成建案延工甚至是停擺。羊毛出在羊身上,賣方所增加的投資成本均轉嫁到買方,房價成長速度早已超過基本工資漲幅,房貸的負擔比重已經影響基本生活,佔比年收入3成以上。
前述居住需求還只是冰山一角,民生首要「吃」,食品價格比較同期上漲10%,依美國農管部保守估計,至少還有5%的漲價空間,聯準會統計光因為消費貸款的金額竟增加420億美元,總額已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5兆,已有47%的民眾擔心連食物都買不起,高達71%的民眾也有減少開車可以省下汽油耗費的念頭,連「行」都出問題。以上花費都還是可以節省的部分,而不能省的醫療花費,更讓美國民眾傷透腦筋。
接棒美國,台灣疫情惡化程度已成為全球第一,疫後重建照妖鏡,美國已經無所遁形,通膨現況已導致民眾勒緊褲帶,如仍過不了民用五需這常態關卡,向來以追随美國為榮的蔡政府,恐怕得及早部署因應通膨危機,以盡可能減輕對民生的巨大衝擊。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