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極力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最後選擇退選,即可能代之而起的副手賀錦麗和捲土重來的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圍繞今年11月份的美國總統選舉展開激烈角逐,其風頭甚至蓋過了一段時間以來長期佔據各大新聞頭條的俄烏衝突與哈以衝突。在經歷6月27日拜登與川普首場總統辯論、7月13日川普遭遇「未遂刺殺」、7月15日共和黨正式提名川普—范斯組合等事件之後,川普的支持聲浪更高,而民主黨則籠罩在拜登退選疑雲之中。如果川普如外界預測再次當選,世界將進入川普2.0時代。

對於任何一方,包括對於美國的歐洲與亞洲盟友而言,「川普2.0」時代更多地意味著挑戰而非機遇。 對中國來說,不改重商主義與交易型執政風格的川普第二任期,可謂機遇挑戰並存。除了川普關心的經貿議題,台灣問題才是中方更為關切的首要議題。日前川普點名要台灣對美支付「保護費」的言論,難免再次引發外界對川普拿台灣問題與經貿協議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易的擔憂。

川普曾就台灣問題與經貿問題進行交易發表言論,並實質性付諸實踐。2016年12月,川普以候任總統的身分發表涉台言論,拋出用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貿易協定做交換的觀點。執政之後,直到2020年1月達成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之前,川普除了將對台軍售作為對華「極限施壓」手段,處理台灣問題相對較為謹慎,包括控制其內閣官員竄訪台灣以避免刺激中方。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快速蔓延並導致其民意支持率暴跌之後,川普才完全放任其鷹派官員與幕僚介入台灣問題,全面升級與中方在台海事務上的博弈。

從近期川普發表的涉華與涉台言論來看,「川普2.0時代」極有可能再現川普執政時期試圖以台灣問題與中國政府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情形。一個最直接的驅動因素是川普熱衷於交易。另一個驅動因素是川普根本不關心台灣,他將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別比作「筆尖」和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堅毅之桌」可見一斑。

此外,美國戰略界也長期存在「棄台派」人士,主張美國與中方達成交易並從台海事務退出是他們的一貫立場。可見,當川普認為中美在其關心的議題上達成「很棒的買賣」(a great deal)時,他極有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做出相當的讓步。

首先,美國建制派和主流戰略學界反對在台灣問題上做交易。川普在2016年底有關拿美國對台政策與中國政府做交易的立場,不僅遭到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建制派人士的否定,而且引起了以「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為代表的戰略學界人士的抨擊。

其次,中國政府不會在台灣問題上做買賣。誠如歐巴馬當時回應川普時所指出的,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不可能在該問題上與任何國家進行交易。中國外交部和國台辦發言人多次重申,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交易的基本準則」。

儘管如此,「川普2.0」時代將一如川普第一任期一樣,充滿驚喜與意外。外界也不曾料想,川普能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三八線」實現歷史性會面。誰又能料想,已經歷過總統任內4年學習的川普,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邁出比歷任總統更大的步伐呢?

(作者為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川普 #台灣問題 #台灣問題上 #中國政府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