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F產業近期深陷外資觀點分歧烽火,摩根士丹利以PC需求下滑與伺服器新平台遞延因素,將ABF於2022~2025年供不應求的幅度降至5~7%,降評ABF三雄不僅對股價產生壓抑,也因為大摩於2021年底才開啟欣興、南電基本面研究,當時為股價相對高點,短短半年時間轉變看法,且選在股價已經修正時降評,迅速引發客戶正反意見辯論與市場討論。

隨股后信驊上調全年營收年增率至45%以上,反擊部分外資唱衰伺服器市場言論,麥格理證券同時鎖定台廠掌握伺服器ABF領域的契機。

麥格理證券指出,愈來愈多應用採小晶片IC設計架構,ABF迎來結構性的需求增加,估計2022~2025年供應與需求間的短少缺口,幅度仍是明顯的13~16%,這也讓供應商得以維持優勢定價能力,且產品組合更多集中在需求依然強勁的伺服器領域,減少暴露在PC產業中的風險。

另外,高盛證券預料ABF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受惠伺服器、高效能運算(HPC)、網通、車用等非PC應用加持,ABF的供需缺口將從2021、2022年的短少15%、20%,進一步擴大到2023年的21%,不見收斂,且2024、2025年缺貨狀況恐愈演愈烈。

綜觀台、日、韓ABF大廠,麥格理直指,投資首選為台廠欣興、其次為南電、第三選擇是景碩或南韓SEMCO,最後才是日本的Shinko與Ibiden。然整體而言,這些個股目前僅交易在2022年推估每股純益的9~13倍本益比,更只有2023年獲利的7~10倍本益比,比MSCI台灣、日本、南韓科技指數的本益比都要低,但是同期間每股純益年增率平均卻高達60%與20%,斷言評價修正已經過頭。

針對台系ABF廠掌握伺服器領域商機,麥格理認為,Ibiden、Shinko因在1990年代就切入,在英特爾伺服器主要載板供應商地位難以撼動,不過,超微(AMD)近年以小晶片設計在伺服器、PC產業不斷奪得市占,其台灣供應商透過與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領導級廠商合作,在先進載板生產方面迎頭趕上,看好欣興可以獲取更多英特爾伺服器的載板訂單。

#台積電 #南電 #日月光投控 #信驊 #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