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股IPO按下「A股IPO階段性收緊 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上市」,11月又有多家擬IPO企業陸續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又或是交易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統計至今,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無論是從終止數量還是融資規模來看,都凸顯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另據同花順iFinD統計,前10月A股IPO融資規模約335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下降約30%。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階段性收緊IPO,釋放了監管部門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訊號,從短期看有利於減少過度融資導致的資金分散,避免市場指數持續下行,是落實活躍資本市場的舉措。
談及A股IPO降溫原因,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認為,首先在於政策調整,8月底大陸證監會提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同時加大IPO審核監管,表明更加重視IPO品質。其次是今年經濟企穩回升,但階段性穩增長壓力仍然存在,部分擬上市企業的業績明顯下滑,財務指標不符上市要求。
據大陸《經濟日報》報導,觀察終止IPO的企業中,申請主動撤回的占比超過8成。還有部分企業申報材料存在嚴重問題,一查就撤。也曝露出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存在「帶病闖關」心態。這也免不了處罰。9月6日大陸證監會一天開出13張罰單,涉及多家券商及相關責任人,罰單內容包括部分撤否專案內控意見未回復或未落實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