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規劃執行的「第24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21日宣布年金得主,從去年入圍的3件寫作計畫中,評選由羅漪文的散文作品《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獲選文學年金得主,可得新台幣40萬元獎金。
連續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讓社會大眾對「司法通譯」有了初步認識,羅漪文為出生於越南的華僑,現任清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並從事中越司法口譯,她曾任《四方報》越南文版編譯志工,也曾獲第八屆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本屆評審認為《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透過自身擔任「越南語司法通譯」工作所接觸的個案為基礎,以中立、節制的筆調,展現出獨有的敘述視角,處理台灣司法與移工之間的問題。
羅漪文的家族背景也相當顛沛起伏,曾被捲入東越之間的戰火,她的父親曾被越共關押8年,1986年越南開始改革開放,台商也到了西貢發展,羅漪文的父親因為懂得中文而有機會在台商的工廠工作,並在台灣於越戰後期啟動的僑民專案中,搭上最後一班船,於1991年落腳在台北,羅漪文當時才10歲,她曾表示「我們家族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逃難的歷史」。
評審指出,《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藉由細緻且鮮明的細節,呈現了移工在台灣的經歷,甚至是犯法的無可奈何心境,藉此緩解大眾對此一族群的刻板印象。不做過度的文學技巧表現,但作品本身具有超越文字之美的人道價值,同時也為讀者打開一條理解新移民、新住民的路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