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有約64萬戶屋齡30年以上老房,台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北市近5年都更核定數僅261件,都更還設有最小面積限制,更新速度也慢,更需要考慮同一街廓鄰居意願,導致北市基地迷你化,牙籤屋林立影響市容。另外他批評,都更容積低,北市府卻放任房價上漲,與居住正義理念背道而馳。
詹為元指出,台北市近5年僅核定261件都更,雖然都更僅需多數決3分之2同意,但都更最小面積需1000平方公尺,公辦都更更需達到2000平方公尺,更新速度也需要210天,更新速度慢,且都更還需要考慮同一街廓鄰居的意願,導致北市基地愈發迷你化,牙籤屋充斥街頭影響市容。
詹為元說,與都更相比,危老雖需要100%同意才能進行,但未設有最低面積限制,過去最小危老核定面積僅18.45坪,且更新速度也只需104天,更無需遷就他人意願,而近5年危老核定數高達869件,約為都更核定數的3.3倍,顯示民眾更有意透過危老重建更新房屋。
他進一步提到,北市都更以住三為主,容積獎勵為225%,但誘因不足導致民眾參與意願低落。雖然過去許多議員要求調整容積獎勵,,他也理解市府回應「考量本市現況基準容積以滿足居住需求」,提供公設服務水準市府恐無法負荷,然而市府又說「考量捷運與房價係現行都更推動之市場因素,故以政策性獎勵容積」。
詹為元批評,市府意思就是在放任房價上漲,告訴民眾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與市府強調的居住正義理念背道而馳。他要求,北市府應想對策解決牙籤屋問題,同時檢討齊頭式容積獎勵誘因低,並重新檢視現況容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