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表示,該藍皮書基於大量數據深度分析了家庭養育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積極心理品質以及日常生活行為的影響,有助於推動家庭積極養育環境的建設和家長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水準的提高。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大陸教育部首任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顯而易見,並多有政策支撐,當下的問題是缺乏實證研究以及據此的分析研究,尤為重要的是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大陸教育部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主任委員張志勇指出,該《藍皮書》基於大陸國內外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大樣本實證調查,首次建構了中國大陸家庭環境養育指數,從家長、學生和教師視角深刻分析了家庭教育風格、家庭教育與學生成長、家校共育等熱點難點問題。

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指出,「家庭環境」在之前的教育研究中,極易被忽視。教育之前必須有養育,養在前教在後。父母對整個家庭養育環境的塑造包含三個因素。一是經濟基礎,良好的經濟基礎是孩子歡樂成長的必要條件。二是陪伴時間,父母陪伴子女時間的長短和品質,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性格和觀念的形成。三是教育理念,正確恰當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良好助力。

基於該藍皮書的研究成果,問向實驗室已研發完成問向學生關愛.家庭教育系統平台,並已在大陸全國40餘個區域教育局落地應用,覆蓋近千萬學生和家庭。計畫在明年推出《家庭教育藍皮書(2025):中國青少年身心健康報告》,這也有望成為大陸國內首個針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做出的百萬數量級的科學性數據研究報告。

#中國大陸 #家庭教育藍皮書 #養育環境報告 #大數據調查 #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