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府主導下,半導體巨擘英特爾成為晶片政策下的最大受益企業。但最新消息指出,美國國防部已退出為英特爾注資25億美元(約新台幣793億元)的計畫,可能會改由商務部來填補資金。
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拜登政府計畫提撥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10億元)給英特爾,用來生產與國防、情報用途相關的半導體。原先的規劃是商務部承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7億元),國防部提供25億美元。
但消息人士透露,在確認撥款期限日的前幾天,國防部卻突然抽腿。美國國會因此指示商務部一肩扛下,從晶片法的其他資金來填補缺口。這也暗示,英特爾從晶片法中取得的資金,將有更高比例用於軍事,而非商業用途。
美國政府先前就傳出考慮透過晶片法給予英特爾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173億元)的補貼。目前仍不清楚國防部的撤資決定是否會壓縮到英特爾獲得的政府補助總額。消息傳出後,12日英特爾股價原本收盤小漲0.85%,盤後卻轉為下挫近1%,顯示市場似乎信心不足。
不過專家指出,其實更該擔心的是英特爾的其他競爭者,因為美國國防部造成的資金缺口勢將干擾晶片法分配資金的計畫。身為美國本土企業的英特爾不怕美國政府的資金不到位,但其他希望申請補助的廠商,尤其是台積電以及三星,恐怕補助的金額恐怕會遭到壓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