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肖媽祖!正值媽祖進香熱季,繼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起駕後,彰化南瑤宮、台中鎮瀾宮也都將陸續展開進香行程,由於上述都是徒步進香,在走了3、400公里後,不少香客腳底都起水泡,對此中醫師提醒一定要穿著合腳鞋子,保持透氣,並可透過中藥及按摩穴位減少腳汗,降低水泡風險。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林雨秦指出, 起水泡的最重要成因是磨擦,預防起水泡,建議選擇合腳的及透氣性佳的寬鞋,鞋帶綁緊避免前後滑動造成摩擦增加,平常也要多多保養腳底肌膚,避免腳底增厚造成摩擦熱點。
腳容易出汗的人,或是鞋子透氣不好,就會因為潮溼而造成皮膚磨擦增加,導致產生水泡,所以要選擇吸溼排汗的襪子,如果是容易流腳汗的人,也可以在腳底鋪上一層爽身痱子粉再穿襪子,可幫助腳部保持乾燥。
林雨秦建議也可飲用「益氣爽汗茶」,內含黨參可以補氣生津,麥門冬滋陰潤燥、五味子味酸收心氣。手腳汗嚴重的人,可以加上浮小麥養心除虛熱,減少緊張焦慮的情緒。「益氣爽汗茶」飲用方法為黨參、麥門冬、五味子、浮小麥各10克,以1500c.c.熱水沖泡,平常代茶水服用。
林雨秦說,中醫透過針灸可以治療自律神經衍生的問題,包含手腳汗多,臨床常使用背部的膀胱經穴位以及手內側的心經穴位,因此平常可以多按摩手部的神門穴、內關穴,藉由疏通心經、心包經來舒心安神,以收斂汗液。
出現水泡後如何因應?剛開始水泡破裂組織液及分泌物較多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吸附性質較好的敷料,例如,中醫常用的散劑,臨床上會將促進肌膚修復的中藥打成極細的藥粉,敷於傷口上可以吸附過多的組織液及分泌物,避免傷口過度潮濕,造成傷口感染影響後續修復。
當傷口組織液減少後,傷口表面開始變得乾燥,為了避免快速結痂,影響後續傷口的癒合,臨床上常會用到生肌藥膏,可以增加傷口的濕潤度,促進傷口修復,避免後續留下疤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