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環保局、警察局、經發局等各局處,自2023年6月1日啟動「靜桃專案」以來,至今噪音車陳情案件已下降20.9%、寧靜示範區環境音量平均降低5.8分貝,成效愈來愈好,跨局處聯手執行聯合稽查取締噪音車效果漸漸凸顯,源頭管制以及搭配末端有效稽查取締是有效率的方法。
另外,利用科技設備輔助,減少稽查人力負擔,後續仍將維持稽查力道,朝向智慧化城市前進,打造友善環境科技之都,期能達到降低民怨目的。
為加強夜間噪音車擾寧問題改善,環保局除積極規劃環、警、監聯合攔檢場次、聲音照相科技執法、檢舉案件通報、改裝源頭查核輔導等四大管制措施外,更結合最新AI科技進行噪音車改裝排氣管辨識,此系統可由電腦自動判斷篩選出疑似噪音車輛,經確認後通知到檢,若檢測不合格則依法逕行告發。
針對民眾陳情熱區噪音現況,市府將其規劃為寧靜示範區,由環保局設置聲音照相設備,會同警察局執行聯合攔檢,另藉由調整夜間交通號誌及測速照相設備,減少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及噪音,維護市民生活環境品質,達到還靜於民目的。
桃園警察分局昨(30)日19至23時與環境保護局及桃園監理站合作,在桃園市桃園區介新街20號(建國國中前廣場)共同執行「靜桃專案」勤務,共攔查普通重型機車22輛,經檢測有15輛排氣管噪音超過標準,環保人員立即開立舉發單及車輛複驗單。
警方呼籲汽機車駕駛人,切勿擅自變更車體、排氣管,製造噪音影響社區安寧,警方與各局處將持續攜手強力執行稽查取締勤務,切勿以身試法,以免得不償失。
環保局表示,使用未認證排氣管即違反噪音管制法第8條公告之「使用中機動車輛於本市各類噪音管制區內,全日不得有使用未經主管機關噪音審(檢)驗合格排氣管致妨害他人生活環境安寧之行為」,並依同法第23條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立即改善;未遵行者,按次處罰。
昨天(30日)晚間執行檢測噪音超標者,在開立罰單後,均令其立即改善,違規的騎士也只能乖乖的推著機車離開現場,避免有再次騎乘行為而遭受第二次處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