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吉指出,截至今年2月底止,國銀對美國商用不動產授信總額達1,446億元、對歐洲商用不動產授信總額達365億元,國銀放款總餘額為39兆1,275億元,即對美、對歐商用不動產的授信占整體放款分別為0.37%、0.09%。
據重大偶發事件通報規定,銀行須通報金管會的範圍為預估相關損失(投資、放款)金額達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2千萬元)以上才要通報,以下不用通報。
據銀行局統計,去年下半年以來至4月12日止,國銀因為辦理歐美區商用不動產授信,依重大偶發規定通報的計有6家銀行(5家公股銀、1家民營銀行)、合計貸款原始餘額達2.99億美元(去年第四季2.21億美元、今年第一季0.77億美元),各家銀行都有依照預估的損失金額提呆。
林志吉指出,每個案件損失率不同,有的提10-20%、有的提60-70%,整體來看,這十件案件損失率少的有19.4%、高的達100%,不過,損失率100%的案件,貸款金額不高。這些都是已出現逾放,逾期期間、金額不同,被評估為損失,甚至有二件較小的已轉銷呆帳。
銀行業者觀察,歐美商辦頻爆雷應是受到疫情、升息等二大因素導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居家上班風起,疫後更讓遠距辦公常態化,導致商辦需求開始弱化,接著2022年3月美國開始暴力升息,利率暴增成為歐美商辦業者最後一根稻草,銀行壞帳也在2023年10月後開始浮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